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8篇
  免费   1813篇
  国内免费   836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1417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5425篇
内科学   4117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572篇
特种医学   2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87篇
综合类   10056篇
预防医学   3500篇
眼科学   223篇
药学   4538篇
  72篇
中国医学   2045篇
肿瘤学   611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807篇
  2022年   744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774篇
  2013年   1615篇
  2012年   2399篇
  2011年   2315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1841篇
  2008年   3254篇
  2007年   2097篇
  2006年   1720篇
  2005年   2008篇
  2004年   1514篇
  2003年   1360篇
  2002年   1180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41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7-418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可疑膀胱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进行诊断,通过参考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效果。结果该34例经手术病理观察均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增强CT、~(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1.18%、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共有11例膀胱肿瘤出现盆腔淋巴结或邻近组织转移、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为72.73%,明显高于增强CT(2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CT均是临床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方法,但~(18)F-FDG PETCT显像在观察膀胱肿瘤病灶的转移和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效果较好,对指导临床诊断和了解肿瘤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解剖性肝脏体积(ALV)和功能性肝脏体积(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同时行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肝硬化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检测所有入组患者每个肝段的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对比增强率(CER),以CT扫描的数据为基础利用MI-3DVS计算每个肝段的ALV和全肝的FLV。分析ALV和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ALV呈负相关(r=-0.792,P<0.001),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0.6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FLV亦呈负相关(r=-0.911,P<0.001),曲线拟合的R2=0.80。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更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CER和ALV计算所得的FLV较ALV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6.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5):F0004-F0004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属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技术性杂志。是我国唯一一部儿童保健领域的专业性国家级刊物。1993年创刊,杂志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素质,促进儿童正常发展为宗旨。几年来,我刊深受国内外儿保界专家、教授及广大基层儿保工作者的喜爱。属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录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源期刊等国内外十几家大型知名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37.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3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urs.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讨论在误服药物患者洗胃中应用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具体价值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误服药物患者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洗胃法进行洗胃操作,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操作下动态改变胃管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和清洁程度。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和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洁程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通过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可以加快洗胃进度,增加清洁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