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刘晓蓉  陈泽莲  陈瑶  崔容海 《西部医学》2023,35(9):1349-1352
目的 分析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别嘌呤醇治疗老年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痛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别嘌呤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对比两组疗效、疼痛情况、血常规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且治疗后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肌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肝肾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老年痛风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别嘌呤醇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  相似文献   
372.
373.
别瞟呤醇所致各型药疹的预后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引起的各型药疹的预后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近10年来,病房收治的35例别经疹进行分析。结果 肾功能丰的程度与病情轻重和皮损类型关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与疾病的预后组比较,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果别嘌呤醇所致的药疹,其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与病情的轻重,皮疹类型和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4.
别嘌呤醇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别嘌呤醇为临床常用的抗痛风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偶有腹泻、间歇性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增高、皮疹、齿龈出血、胃、唇及口部溃疡等,但严重的过敏性剥脱样皮炎尚少见。现将所见1例因服用别嘌呤醇而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反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a。因痛风po别嘌呤醇01g(上海延安制药厂,规格:01g,批号:980201)1d后出现全身红色皮疹,瘙痒;右眼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咽痛,发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治入院。查体:T387℃,P85次/min,患者全身弥漫性分布暗红色粟粒到蚕豆大小斑疹、斑片,多数融…  相似文献   
375.
协和1936届毕业生郁采蘩是北京协和医院历史上第1位担任内科总住院医师的女性,她在协和内科主要从事钙磷代谢研究,与刘士豪、斯乃博、朱宪彝等教授共事至1941年底协和沦陷。1947年赴美,后长期与Alexander Gutman(哥特门)教授合作从事痛风领域研究,协同开设了全美规模最大的痛风门诊,对痛风的研究从发病机制到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376.
林丽  杨树升 《临床荟萃》2009,24(4):343-344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全身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水肿、浸润伴脱屑的皮肤病。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4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创面似Ⅱ度烧伤,往往并发感染,继而损伤肝、肾及肺等脏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在此我们报道曾收治的1例,并结合文献加以复习。  相似文献   
377.
男,74岁,因全身皮肤瘙痒10d,发热伴咳嗽、咳痰2d。于2004年3月29日急诊入院,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于2004年3月19日因“痛风”服用别嘌呤醇8h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以双下肢、背部、胸前明显,未在意,继续服用该药。2004年3月27日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0~40.0oC,并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稠痰,伴胸闷、气喘。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94次/分,呼吸22次/min,  相似文献   
378.
90例高尿酸血症,年龄13~82岁,女12例,男78例。肾脏继发症有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2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脏病9例;高尿酸血症尿路结石55例(其中肾脏病与尿路结石并存5例)。治疗是口服别嘌呤醇;全身碱化疗法;在水充足情况下予各种利尿剂。  相似文献   
379.
别嘌呤醇致过敏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75岁 ,因全身起红色斑疹 7天 ,于 2 0 0 0年 9月 18日入院。发病前 4周因“痛风”于外院服用别嘌呤醇0 1,3次 /日 ,消炎痛 2 5mg ,3次 /日 ,共服 3天 ,疼痛好转。入院前 1周突发畏冷 ,颜面浮肿 ,全身起红色小斑疹。无发热 ,无瘙痒。自服息斯敏无好转 ,皮疹进行性加剧 ,数目增多 ,范围扩大。后就诊于外院 ,予以地塞米松静滴 ,口服扑尔敏 ,VitC等 ,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 ,T 37 2℃ ,P8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30 / 70mmHg ,颜面浮肿 ,颈部 ,躯干 ,四肢散布大小不一紫红色瘀点 ,瘀斑 ,略高于皮面 ,指压不褪色 ,双…  相似文献   
38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祖师麻片与扶他林片、别嘌呤醇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 ,应用祖师麻片与扶他林片、别嘌呤醇联合用药 36例 ;并与应用扶他林片、别嘌呤醇联合用药 32例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祖师麻片与扶他林片、别嘌呤醇联合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 86 1% ,对照组的总有效为 6 8 75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祖师麻片联合扶他林片、别嘌呤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