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培养线虫幼虫的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人体肠道各种原虫滋养体,经现场调查与实验观察表明,其结果优于其他常用检查方法。25~30℃是分离各种原虫滋养体的适宜温度,在临床上培养48h可观察结果;在现场调查时培养4~6d可同时观察线虫幼虫与原虫滋养体。  相似文献   
32.
内脏利什曼病(VL)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经努力防治,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流行区已消除了VL。21世纪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VL疫情快速回升,流行范围持续扩大。本文概述了我国VL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和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防控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3.
随机抽检2019年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疟疾患者的血涂片,在粗略估测患者体内原虫密度的基础上,以原虫密度高于4 000虫/μl和/或有并发症作为患者病情严重标准,结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患者的诊疗信息,分析我国疟疾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治疗方式(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和用药方案(针剂注射或口服用药)间的符合性。结果显示,共收集272例患者的血涂片和相关信息,病情较重患者共163例(占59.93%),其中原虫高密度感染者160例,低密度有并发症者3例;当原虫密度较高时,患者倾向于出现并发症(P<0.05)。在县、地市和省级医疗机构首诊和治疗的疟疾患者数分别占83.82%(228/272)和96.32%(262/272),且均以在地市级医疗机构的数量最多(40.81%,111/272;48.90%,133/272)。患者住院比例为77.94%(212/272),针剂注射治疗比例为57.93%(157/271)。患者接受治疗的总体趋势为给予病情较重者住院治疗(92.02%,150/163),给予病情较轻者门诊治疗(7.98%,13/163)(P<0.05);县、地市和...  相似文献   
34.
弓形虫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能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因此,对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的研究日趋得到学者们的重视。由于弓形虫生活史较复杂,抗原成分多,每种抗原在体内诱导的免疫效应不同,实验证明,单价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和单一抗原诊断试剂检测效果均不理想,研制多表位疫苗和诊断试剂必然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云南省人体肠道寄生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87-1990年,我们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28个县103个点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调查,每县查3-5个点,每点500人,共检查53061人。全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6.3%,其中查见肠道原虫10种,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2.5%)、贾第虫(2.5%)、结肠内阿米巴(6.2%)、哈氏内阿米巴(2.1%)、微小内蜒阿米巴(5.2%)、布氏嗜碘阿米巴(1.7%)、人芽囊原虫(7.0%)、隐孢子虫(2.3%,2/87)、人毛滴虫和等孢球虫。并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和人芽囊原虫3种致病性原虫的人群的地理分布及其流行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6.
以碘液直接涂片法在全省39个县(市)、164个点、85553人中进行肠道寄生原虫感染的调查,查见原虫感染者17482例,总感染率为20.4%。共查见寄生原虫11种,以贾第虫的感染率为最高(7.2%),其他原虫的感染率在0.001%-5.6%之间。本文分析了感染率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我省肠道寄生原虫病的防治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人芽囊原虫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芽囊原虫病的临床观察霞浦县医院王继云,肖振生,蔡兴仁福建医学院苏庆平,谢曼凌,黄毅红宁德地区卫校冯以安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是人兽共患寄生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是引起腹泻的病原[1、2、3]。我县每年有不少腹泻...  相似文献   
38.
用地高辛标记杜氏利什曼原虫kDNA重组片段作为探针,与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kDNA斑点杂交,获得杜氏利会曼原虫一种特异性kDNA片段,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测定片段长321bp,计算机检索及同源性分析比较再次表明该片段具有较高的种特异性。该片段可作为针用于利什曼病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虫株鉴定,也可以作为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靶序列。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19岁,主因"反复发热伴外周血3系减低5个月"入院。患者入院5个月前出现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51×109/L,中性粒细胞0.749,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63×109/L。生化乳酸脱氢酶1 09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03.6 U/L,丙氨酸转氨酶133 U/L,三酰甘油(TG)1.41 mmol/L。凝血功能:血纤蛋白原1.547 g/L,铁蛋白1 069.9μg/L。腹部超声及腹部CT示脾肿大。骨髓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动基体小环DNA序列差异性。方法应用来自小环DNA保守区的一对引物KP1-KP2扩增该利什曼原虫动基体小环DNA,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载体,随机选取5个阳性克隆进行双向测序,对获得的小环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应用KP1-KP2引物分别从来自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虫株SC、KXG—Xu、KXG-65、JIASHI-1和801扩增出单一小环序列,长度分别为858bp,858bp,858bp,750bp和748bp。SC、KXG—Xu和KX(3-65间序列一致性超过99%,JIASHI-1和801虫株序列均与其它虫株显示高度异质性。进化分析显示801与一杜氏利什曼原虫聚为一类,JIASHI-1与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聚为一大类,而SC、KXpxu和KXG-65三者聚为独自一类,和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相比,与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我国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虫株小环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