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75篇
  免费   3441篇
  国内免费   2211篇
耳鼻咽喉   1078篇
儿科学   626篇
妇产科学   726篇
基础医学   3587篇
口腔科学   1292篇
临床医学   7745篇
内科学   4213篇
皮肤病学   1986篇
神经病学   1114篇
特种医学   20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2837篇
综合类   15391篇
预防医学   4276篇
眼科学   866篇
药学   6807篇
  70篇
中国医学   3538篇
肿瘤学   2717篇
  2024年   594篇
  2023年   2075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1910篇
  2020年   1648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914篇
  2017年   1284篇
  2016年   1488篇
  2015年   1795篇
  2014年   2751篇
  2013年   2683篇
  2012年   3488篇
  2011年   3916篇
  2010年   3778篇
  2009年   3751篇
  2008年   4406篇
  2007年   3938篇
  2006年   2881篇
  2005年   2646篇
  2004年   2123篇
  2003年   1900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790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09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博来霉素A5病灶内注射治疗血管瘤样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4年9月用博来霉素A5局部用药治疗血管瘤样病变患者28例,其中体表病变21例,口腔和咽喉部位病变7例,每3周1次.结果儿童17例真性毛细血管瘤注射2~3次后病灶完全消失,1例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次后缩小70%;7例成人口腔和咽喉部位病变注射3次后病灶都完全消失,3例成人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注射3次后病灶都缩小60%~70%.结论博来霉素A5病灶内注射是治疗血管瘤样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蒋巧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93-1194
本院2002~2005年间先后出现21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饮酒或医疗酒精使用不当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被误诊为其它疾病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病中,男16例,女5例,服用药物包括痢特灵、硝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被误诊的6例病例中,男5例,女1例。因饮酒后烦燥不安、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痛、呼吸困难、胸痛、恶性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视觉模糊、昏迷或反复晕厥、血压下降、二便失禁等各种症状,心电图有ST-T改变,分别被误诊为急性酒精中毒2例、心衰1例、休克1例、心肌梗死1例、脑血管意外1例。  相似文献   
94.
20062789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石蕊萍(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林凤萍∥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1).-49~50男21例,女9例,年龄20天~10岁。22例有诱发因素,血WBC>10.0×109/L23例。16例用头孢唑啉,9例用头孢噻肟钠,4例用阿奇霉素,1例用阿莫西林钠。红斑处外涂炉甘石洗剂,4~6次/d,水疱,糜烂处外涂2%百多邦软膏,3次/d,睑结膜处予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膏交替点涂,4~5次/d。结果,治疗1~2天后27例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3例体温恢复正常,30例均于2~3天后皮损停止发展并好转,4~6天红斑消退、脱屑,平均住院5.73天。参3(张…  相似文献   
95.
随着鸭乙型肝炎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嗜肝病毒的生命周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规律和抗病毒药物筛选等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上.目前已经知道鸭乙型肝炎病毒在跟哺乳动物嗜肝DNA病毒X基因相似的区域存在X样开放读码框架,也可以表达一种跟X蛋白功能相近的X样蛋白.本文就X样开放读码框架和X样蛋白的发现过程,X样蛋白的组织学定位,以及X样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患者男,12岁。5年前发现右拇指根部有一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1年后伤口破溃,肿物复发,呈肉芽肿样。去年,由于肿物迅速增大,又到外地某医院行右拇指肿物切除,右示指背岛状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良性肉芽肿。术后3个月,肿物再次复发,而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胸部及手部X线片未见异常。局部检查:右拇指掌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11月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mg,一日3次,8~24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并对月经恢复、排卵、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能显著升高IGFBP-1水平,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单纯二甲双胍治疗后月经恢复率为41.67%(10/24);自然排卵率为25.00%(6/24),自然妊娠率为12.50%(3/24)。二甲双胍加促排卵治疗共18个周期,排卵周期率66.67%(12/18),妊娠周期率为11.11%(2/18)。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增高IGFBP-1水平,可以改善卵泡微环境,有助于月经恢复,提高促排卵和妊娠率.是治疗PCO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
分瓶法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ED50 )的方法学。方法 在 11个 32 5ml的三角烧瓶中各放入 30只雄性果蝇 ,分别加入不同容量的异氟醚标准气 ,使 11个烧瓶中异氟醚浓度分布在零效应浓度与百分之百效应浓度之间。以果蝇失去附壁及运动能力为标准计算各瓶中被麻醉果蝇数 ,用正规法计算出ED50 。结果  11次实验在 2 5及 5 0min时的量 -效关系曲线均呈S形 ,用各自的对数浓度与概率单位作图都呈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72± 0 .0 14和 0 .971± 0 .0 2 5 ,ED50 值分别为 (0 .5 1± 0 .0 6 8) %和 (0 .4 7± 0 .0 85 ) %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3%和 18.0 %。结论 本法稳定性较好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制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分泌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rhIGF-2)。方法:将14kD hIGF-2前体cDNA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akPAK8中,经与野生型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重组病毒BmNPV/IGF-2。以BmNPV/IGF-2感染5龄家蚕幼虫,分别在蚕染后24,48,72,96,108,120h提取家蚕血淋巴液,以ELISA法测定不同时家蚕血中IGF-2浓度,采用Westernblot分析鉴定IGF-2免疫学活性,MTT法观察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LISA测定显示,BmNPV/IGF-2感染家蚕幼虫96h后IGF-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血淋巴中约含IGF-2 14μg,Western-blot分析发现表达产物在蚕体内被加工成7.0kD成熟hIGF-2,并对NIH3T3细胞具有良好促增殖效应,其促细胞生长能力明显优于来源于E.coli的IGF-2标准品。结论;本研究实现具有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的rhIGF-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