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738篇 |
免费 | 3727篇 |
国内免费 | 27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6篇 |
儿科学 | 531篇 |
妇产科学 | 126篇 |
基础医学 | 1376篇 |
口腔科学 | 248篇 |
临床医学 | 18136篇 |
内科学 | 19272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814篇 |
特种医学 | 416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5489篇 |
综合类 | 26613篇 |
预防医学 | 3976篇 |
眼科学 | 187篇 |
药学 | 10313篇 |
280篇 | |
中国医学 | 3696篇 |
肿瘤学 | 6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0篇 |
2023年 | 2134篇 |
2022年 | 2565篇 |
2021年 | 3464篇 |
2020年 | 2399篇 |
2019年 | 2088篇 |
2018年 | 989篇 |
2017年 | 1738篇 |
2016年 | 2043篇 |
2015年 | 2396篇 |
2014年 | 4377篇 |
2013年 | 4505篇 |
2012年 | 5644篇 |
2011年 | 6201篇 |
2010年 | 6047篇 |
2009年 | 6028篇 |
2008年 | 6038篇 |
2007年 | 5648篇 |
2006年 | 5395篇 |
2005年 | 4871篇 |
2004年 | 4003篇 |
2003年 | 3394篇 |
2002年 | 2896篇 |
2001年 | 2280篇 |
2000年 | 1576篇 |
1999年 | 1211篇 |
1998年 | 1112篇 |
1997年 | 987篇 |
1996年 | 837篇 |
1995年 | 658篇 |
1994年 | 529篇 |
1993年 | 371篇 |
1992年 | 328篇 |
1991年 | 280篇 |
1990年 | 211篇 |
1989年 | 237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肾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治疗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等[1].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采用单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定位治疗肾结石1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5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行瓣膜置换手术,包括二尖瓣瓣膜病变40例及主动脉瓣瓣膜病变11例,联合瓣膜病变8例,共搭桥132支.根据患者年龄及病变血管情况选用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结果 本组1例术后1d死亡,死亡原因是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搭桥4根.其他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7年,均没有明显心绞痛复发并且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一般无典型心绞痛病史,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该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冠心病.采取术前改善心功能状态,缩短手术及心肌缺血时间等措施,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及心脏瓣膜手术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食管癌Ivor-Lewis术中新的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单一手术组同一术者开展的食管中下段癌Ivor-Lewis术共117例,其中2015年3月前采用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49例;2015年3月后采用新方法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营养管置入所需时间、带管的舒适性,以及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与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117例患者均顺利置入营养管,1例采用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置入失败。两组均无住院死亡病例。鼻十二指肠管组比空肠造瘘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8)min vs(18.2±8.2)min,P<0.05]。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的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空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 vs 16.3%,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和急性胃扩张。空肠造瘘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壁造瘘口渗液(1例最终因渗液多而拔除),2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鼻十二指肠管组术后1例患者因烦躁自己拔除了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
结论在食管癌Ivor-Lewis术中,应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简便、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单中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并发症的经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由同一团队开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期间手术疗效,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标准化处理方法。结果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收治并行PD患者543例,其中LPD手术114例,其中PD术429例,共有280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604次,总并发症发生率51.5%(280/543),其中胰瘘发生率17.3%(B级胰瘘发生率3.6%、C级胰瘘发生率1.8%)、胆瘘发生率4.60%,胃排空延迟发生率38.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58%。结论高手术量的胰腺外科中心行PD手术时需要有标准化流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心一站式扫描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A组行头颈心一站式扫描,B组分别行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头颈部血管CTA扫描。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主观评分采用3分法,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中段、颈总动脉近分叉处、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的平均SNR及其相对于脊柱旁肌肉的CNR。记录2组CTA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P=0.283),SNR及CNR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828、0.761,P=0.104、0.089)。2组间CTA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621),但A组较B组扫描时间更短[(1.30±0.12)s vs (4.08±0.69)s,t=-2.831,P=0.006],DLP[(146.03±13.05)mGy·cm vs (1 935.04±134.12)mGy·cm,t=-6.743,P0.01]及ED[(0.88±0.32)mSv vs (9.62±1.64)mSv,t=-4.056,P0.01]更低。结论对AS患者,双源CT头颈心一站式扫描技术能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头颈动脉图像,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10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行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率、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行个性化护理,内瘘成熟率、通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改良充气压迫法用于经桡动脉CAG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接受经桡动脉CAG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术后改良组以改良充气压迫法压迫桡动脉,常规组采用常规充气方法压迫桡动脉。比较两组压迫桡动脉2 h、4 h末患者肿胀溢水量及数字疼痛评分,压迫6 h后去掉压迫器时桡动脉穿刺点出血情况以及术后24 h穿刺侧桡动脉闭塞情况。结果改良组压迫桡动脉2 h、4 h末肿胀溢水量、数字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均0.01)。穿刺点压迫6 h后去掉压迫器时,改良组出血3例,常规组2例;术后24 h改良组桡动脉闭塞1例,常规组2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结论改良充气压迫法可减轻经桡动脉CAG患者术后穿刺侧肢体肿胀及疼痛,且不增加穿刺点出血及血管闭塞危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80例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改良组),41例行传统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组(传统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腹腔内出血、淋巴漏、胃排空障碍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传统组胰瘘总发生率明显减少[5.12%(2/39)vs.24.4%(10/41),P0.05],其中,改良组2例均为生化漏,无B/C级胰瘘,传统组生化漏2例,B/C级胰瘘8例。结论:改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术较传统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术能明显降低PD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率、原因及诊治,为减少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提供策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发生泌尿生殖道瘘及损伤(包括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子宫瘘、膀胱及输尿管破裂)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损伤原因及发现时间、治疗方法等。结果:妇科手术50例(76.92%),其中良性疾病18例,恶性肿瘤27例,生殖道畸形3例,切口妊娠及切口憩室2例;产科手术15例(23.08%),其中瘢痕子宫10例,非瘢痕子宫4例,盆腔结核病史1例。术中发现泌尿系统损伤29例(44.62%),术后发现36例瘘(55.38%)。输尿管阴道瘘30例(46.15%),行膀胱输尿管再植术23例(76.67%)、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2例(6.67%)、输尿管修补术2例(6.67%)、失访3例(10.00%);膀胱破裂27例(41.54%),均行膀胱修补术;膀胱阴道瘘5例(7.69%),行经阴道膀胱瘘修补术4例(80.00%)、经腹膀胱修补术1例(20.00%);膀胱子宫瘘1例(1.54%),行经腹膀胱修补术;膀胱瘘+双侧输尿管瘘1例(1.54%),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输尿管破裂1例(1.54%),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除失访患者3例,其余62例患者均一期治愈。结论: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生殖道瘘中,困难的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危险因素;产科高危因素系前次盆腔手术史导致膀胱粘连。膀胱损伤多于术中发现并修补,术后发生的膀胱阴道瘘以留置尿管延期行经阴道膀胱修补术为适宜方案;输尿管损伤多于术后发现,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输尿管阴道瘘多数选择。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可以通过提高术者操作技能及防范意识等措施预防及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尿管全段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瘘(UF)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8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7例UF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脐尿管全段切除术,术前7例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CT平扫三维成像发现,3例行脐尿管造影检查证实。术中沿脐上弧形切口进入分离脐尿管脐部,置入3个trocar,术中采用超声刀切开下腹正中襞,向下方游离脐尿管至膀胱顶部,自脐部至膀胱连接处整块切除脐尿管全段及部分膀胱壁,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膀胱裂口。7例均经手术探查及病理学结果证实。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10~20 ml,平均15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7例随访4~55个月,未发现感染、复发及癌变。结论:腹腔镜下脐尿管整块切除术治疗UF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出血量少、腹部美观、治疗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