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34篇
  免费   19928篇
  国内免费   14313篇
耳鼻咽喉   3902篇
儿科学   7193篇
妇产科学   4370篇
基础医学   15487篇
口腔科学   3122篇
临床医学   74445篇
内科学   41814篇
皮肤病学   4847篇
神经病学   5636篇
特种医学   203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3篇
外科学   27435篇
综合类   94091篇
预防医学   27567篇
眼科学   4275篇
药学   50770篇
  490篇
中国医学   26451篇
肿瘤学   13852篇
  2024年   3012篇
  2023年   10879篇
  2022年   12219篇
  2021年   12275篇
  2020年   9436篇
  2019年   7252篇
  2018年   4987篇
  2017年   9478篇
  2016年   11447篇
  2015年   13672篇
  2014年   20312篇
  2013年   22728篇
  2012年   32634篇
  2011年   35856篇
  2010年   33245篇
  2009年   26319篇
  2008年   27294篇
  2007年   21754篇
  2006年   18720篇
  2005年   14604篇
  2004年   13195篇
  2003年   11328篇
  2002年   9444篇
  2001年   8843篇
  2000年   6268篇
  1999年   5415篇
  1998年   3835篇
  1997年   3256篇
  1996年   3094篇
  1995年   2860篇
  1994年   2456篇
  1993年   1682篇
  1992年   1464篇
  1991年   1378篇
  1990年   1226篇
  1989年   1180篇
  1988年   397篇
  1987年   277篇
  1986年   199篇
  1985年   144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是由LOX和LOX样蛋白(LOXL1~4)组成的铜胺氧化酶,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通过细胞外基质的共价交联促进肿瘤转移,具有细胞生长控制、肿瘤抑制、衰老和趋化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OX家族成员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示它们作为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本文就LOX家族成员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中药提取物通过调节LOX家族对HCC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HCC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维纳托克(Venetoclax)在HepG2、Hep3B 2个肝癌细胞株的抗癌活性。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0、3、10、30μmol/L)处理肝癌细胞,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0,3,10和30μmol/L Venetoclax作用细胞48 h,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0,5μmol/L Venetoclax,作用24 h,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netoclax诱导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Venetoclax对HepG2、Hep3B细胞株均有较强活性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Venetoclax处理肝癌细胞48、72 h,Venetoclax在HepG2细胞株中取得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46.5μmol/L和14.2μmol/L;在Hep3B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4.6μmol/L和11.2μmol/L。处理24 h,30.0μmol/L的Venetoclax在HepG2和Hep3B细胞株中诱导57%[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4.00±1.00)%、(56.67±8.51)%,t=-10.650,P<0.01]和54%[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率分别为(5.67±1.53)%、(54.33±9.87)%,t=-8.440,P<0.01]的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能诱导肝癌细胞的Caspase-3活化,PARP裂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用0、3、10和30μmol/L的Venetoclax处理48 h,在HepG2细胞株中可诱导3%(3.26±1.71)%,12%[(12.36±1.99)%,(t=-12.36,P<0.05)],32%[(32.38±4.57)%,(t=-10.350,P<0.01)]和67%[(66.71±6.29)%,(t=-16.86,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Hep3B细胞株诱导2%(1.91±0.68)%,16%[(15.72±3.40)%,(t=-6.890,P<0.05)],42%[(42.39±6.86)%,(t=-10.180,P<0.01)]和73%[(73.32±2.69)%,t=-44.490,P<0.01]的细胞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Venetoclax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从56%(56.71±6.29)%降低至11%(10.70±1.43)%,(t=12.350,P<0.01)和68%(68.05±10.16)%至12%(12.7±6.12)%,(t=8.0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etoclax能够通过诱导Caspase的活化,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对肝癌细胞进行杀伤。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免疫介导的骨髓衰竭(BMF)小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辐照组(TBI)、模型组、TMP低剂量组(5 g·L~(-1))、TMP中剂量组(10 g·L~(-1))、TMP高剂量组(20 g·L~(-1))。C57小鼠经5.0 Gy X射线全身辐照和淋巴细胞输注,建立BMF模型。观察14 d后小鼠外周血三系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骨髓病理学、肾脏病理学及氧化应激等指标。结果模型组骨髓病理显示有核细胞减少,外周血三系明显降低,说明成功建立免疫介导BMF模型;模型组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管水肿,氧化应激指标MDA升高,抗氧化应激指标GSH、SOD、GSH-Px下降,提示BMF小鼠肾脏存在氧化应激损伤。经TMP治疗后,肾脏病理未见明显异常,肾脏中MDA下降及GSH、SOD上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F-1α表达下降,并出现VEGF表达。结论 TMP可减轻免疫介导的BMF小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调节HIF-1α/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4.
唐许  龚成  刘慧 《中国性科学》2019,(6):133-136
目的探讨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梅毒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诊治的134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青霉素G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神经系统状态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PRP滴度、CSF TPPA(+)例数、CSF WBCs≥10×10~6/L例数、脑脊液蛋白0.45g/L(例)例数、MMSE评分、VFT评分、DS评分、Stroop评分和AVL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其进行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中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达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此外,两者联用还有较强的驱梅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5.
156.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联合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7月30日孕11~13+6周于我院门诊产检的妊娠妇女,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并记录妊娠早期(11~13+6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bA1c、PAPP-A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the median,MoM)水平,根据孕24~28周进行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妊娠早期血清学指标预测GDM的最佳截断值并得出最适宜的联合预测方案。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FPG和HbA1c、低水平PAPP-A、受孕方式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有家族糖尿病史以及妊娠早期体质量指数(BMI)为超重或肥胖均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高(OR分别为7.206和47.512,均P<0.001)。分析不同预测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显示,PAPP-A MoM联合HbA1c及FPG诊断时AUC最大(0.728),其后依次为PAPPA MoM联合HbA1c(0.721)、HbA1c联合FPG(0.717),均大于HbA1c(0.707)和FPG(0.647),而PAPP-A MoM的AUC为0.380,对GDM没有诊断意义。结论: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孕妇,推荐在妊娠早期联合检测HbA1c与PAPPA MoM,以早期预测GDM。  相似文献   
157.
周传集  赖少侣 《磁共振成像》2021,12(8):114-117,124
控便功能是指当产生便意时,可以辨别粪便干稀急缓,并能正常控制其排出的能力.因一些意外因素,如盆底功能障碍、某些先天性疾病及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会导致此功能受损,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诸多国内外学者对控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和影像学研究,能够认知控便功能受损的造成因素及改善方法,对于术前术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以MRI从影像学角度为阐述其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改善预后提供一定依据.因此,笔者对近年来控便功能障碍的MRI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8.
周洁  毕建朋 《中草药》2019,50(6):1395-1399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败血症小鼠模型,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反映败血症小鼠的器官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败血症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小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粒细胞分化抗原-1(Gr-1)的阳性表达;TUNEL法分析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犀角地黄汤加味减轻了败血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程度,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犀角地黄汤加味显著减少了败血症小鼠肺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味可以减轻败血症导致的炎症和肺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在中老年人群中评估碳酸饮料饮用频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天津人群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TCLSIH)"研究。碳酸饮料饮用频率通过信效度验证的问卷调查得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与颈动脉斑块采用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碳酸饮料饮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碳酸饮料不同饮用频率组人群IMT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男性人群中为1.00,0.89(0.62, 1..28),0.97 (0.65, 1.43)(趋势性P0.05);在女性人群中为1.00,0.59 (0.26,1.24),0.83 (0.41, 1.60)(趋势性P0.05);碳酸饮料不同饮用频率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男性人群中为1.00,0.86 (0.58, 1.25),0.86 (0.56, 1.29)(趋势性P0.05);在女性人群中为1.00,0.94 (0.47, 1.77),2.20 (1.21,3.91)(趋势性P 0.05)。结论该研究表明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过高的碳酸饮料饮用频率(≥每周1杯)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营养学报,2019,41(2):122-128]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