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内镜中心通过分析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健全各种感染管理制度及落实消毒技术规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7S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中心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共有医护17名,仪器设备58件.2019年2月调整消化内镜中心仪器设备管理方案,实行7S管理模式,根据既往消化内镜中心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将重点放在整顿和安全环节,构建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  相似文献   
103.
围绕医院内镜中心,介绍了其功能和空间规划思路、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内镜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并结合南京天印山医院内镜中心建设实例,总结了内镜中心在人性化关怀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相关措施,展望了内镜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顾青  陆烨  岑莉  沈哲  方英  吴忱姣  盛婷婷   《护理与康复》2020,19(2):75-78
目的观察含银抗菌膜对内镜诊疗场所物体表面的抑菌效果.方法以内镜中心诊疗场所肠镜室接诊处、肠镜洗消间、内镜诊疗区域、内镜打印报告处4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将含银抗菌膜和普通医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贴到4个区域墙面,比较膜表面微生物菌落总数和合格率.结果观察195d,肠镜洗消间物体表面菌落数最高(普通医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表面137.92cfu/cm^2,含银抗菌膜表面64.58cfu/cm^2),其次为肠镜室接诊处、内镜打印报告处、内镜诊疗区域;随着时间推移,含银抗菌膜对物体表面的抑菌效果下降不明显.结论含银抗菌膜较普通医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抑菌效果好,且抑菌性能持久.  相似文献   
105.
杨凤香 《循证护理》2023,(6):1120-1123
目的:调查分析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尊重感现状,以期为提高其职业尊重感、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2021年9月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对全国医院内镜中心的23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尊重感总分为(94.50±13.46)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职业威信与未来价值。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年收入、职务以及工作压力为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尊重感影响因素。结论: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尊重感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年收入稍低、无管理职务以及工作压力较大的内镜中心护士职业尊重感水平更低。因此,应提高护士年收入,鼓励参与管理岗位,制定减压方案并重视其心理健康,进而提升职业尊重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行标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心理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消化内镜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标准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各90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检查时疼痛程度及所需检查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更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更低,所需检查时间更短,总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护理干预应用到消化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能提升其整体的护理质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患者检查时的疼痛感,对提升消化内镜诊断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中心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收的诊疗患者1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中心医院的感染因素,并分析感染因素存在的原因,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预防患者出现疾病加重的状况。方法:选择在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内科结构内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为内镜检查结果合格,实验组40例患者为内镜检查结果不合格,对此结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临床内镜检查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内镜清洗时间较短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二醛和多酶洗液浓度合格率高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内镜检查行为不规范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检查中心医院感染因素与内镜清洗时间、二醛和多酶洗液浓度、内镜是否处于干燥保存以及操作行为规范度等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构建公共平台下的内镜中心亚专科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构建亚专科护理组织架构,并应用于临床。将该模式应用前12个月的数据作为应用前,应用后12个月的数据作为应用后;比较该模式应用前后全科内镜护士接受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价、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价、全院对特殊单元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年工作量、内镜维修数量、年不良事件发生数量。结果亚专科护理模式应用后,护士理论与操作测试得分提高(P<0.05),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自评、全院对特殊单元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得分得到提高(P<0.05),年度内镜工作量得到改善、内镜维修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降低(P<0.05)。结论开展内镜中心亚专科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工作综合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降低科室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