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0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538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8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1132篇
内科学   85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84篇
综合类   2734篇
预防医学   42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2602篇
  2篇
中国医学   96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3 毫秒
971.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的机制,以期提高对SAP的治疗策略。方法:36例SAP患者入院当天采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的浓度。并用带特殊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SAP患者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明显升高(P<0.01);血中ET、NO、TNFα、DAO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高。ET、NO、TNFα单独或协同参与肠黏膜屏障的损害。DAO升高提示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72.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TTF-1、SP—A表达。结果ALI后12、24h,肺组织中TIF-1、SP—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TTF-1蛋白变化与SP—A mRNA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LI大鼠肺组织TIF-1表达明显降低可能与ALI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73.
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后静脉注射脂多糖,当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认为ALI模型制备成功.此时将动物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黄芪组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8 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ALI时以及ALI后1、2、3、4、5和6 h肺动态顺应性(Cdyn)、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于ALI后6 h活杀动物取肺组织,观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ALI后各时间点肺Cdyn较基础值显著降低,ALI后5 h和6 h MAP较基础值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两组间肺Cdyn和MAP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肺Cdyn及MAP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SOD活性较对照组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光镜下黄芪组肺损伤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黄芪对兔内毒素性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4.
牙髓炎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牙髓腔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及细菌内毒素含量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鲎试剂显色技术 ,定量检测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的牙髓腔内细菌内毒素含量 ,与正常组进行比较 ,分析内毒素含量与牙髓炎症状态下的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牙髓炎组的内毒素含量有极大差异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且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也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含量与临床表现中的自发痛、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75.
创伤早期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内毒素血症参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可能性和其变化趋势对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监测25例严重创伤患者伤后24小时~28日的内毒素水平和血液细菌学培养,10例患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72小时);22例健康成人血标本的内毒素值作对照。结果:全组患者可以早至伤后24小时内即发生内毒素血症〔(361±601)EU/L(EU为内毒素单位)〕,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血内毒素(74±23)EU/L〕比较,P<0.05;10例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者表现典型的高动力型循环和高代谢状态;存活组内毒素呈下降趋势,至伤后7日〔(125±198)EU/L〕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死亡组与MODS组内毒素持续不降或继续升高。结论:严重创伤后24小时内即可形成内毒素血症,推测系来源于胃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所致的毒素易位。这种早期内毒素血症可能参与伤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测定内毒素水平变化对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研究组成型NO合成酶及其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对LPS介入的鼠肺动脉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取自Sprague-Dawley鼠的肺动脉环悬挂在含有Krebs溶液的游离器官槽中以备作血管反应实验之用。结果 经LPS处理的肺动脉环对去氧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明显降低,但此反应的减弱可以被L-NAME,非选择性NO合成酶抑制剂和7-NINA,选择性神经元NO合成酶抑制剂弥补。LPS同时可以降低肺功能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舒张反应,但此减弱由于钒酸钠,选择性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存在而缓解,结论 神经元NO合成酶参与了LPS介入的NO过度产生而形成的肺动脉张力降低,而在这个过程中,内皮NO合成酶的催化活性是受损的,但这种损害因触发了另一种通过酪氨酸磷酸化途径的内皮依赖舒张反应而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①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股静脉1.5h内输注生理盐水5mL;内毒素对照组:经股静脉1h内输注生理盐水3mL,然后再输注内毒素8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输注完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10μ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经股静脉1h内输注,然后输注内毒素(方法如上)。②输液结束后6h,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等指标反映肺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反映氧自由基的代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кB、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与蛋白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4,6,8,10,12h生存率。结果:①内毒素对照组可见渗出增多,肺泡内充血,肺泡萎陷、断裂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出血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较内毒素对照组减少,肺小动脉内膜损伤减轻。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通透指数、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P<0.01),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各指标值增加(P<0.01)。③与空白对照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кB、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灰度值比为:0.11±0.03,0.26±0.09,0.49±0.13;吸光度值比为:0.17±0.05,0.37±0.09,1.22±0.18;P<0.01)。④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预处理组,注射内毒素后4,6,8,10,12h的生存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抑制核因子кB、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后肺部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78.
背景: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生物膜、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和1,6-二磷酸果糖的拮抗作用,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性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将兔分为3组:对照组、致伤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方法:①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致伤组:将内毒素按500μg/kg溶于2mL生理盐水后于5min内经颈静脉插管一次注射完毕,随后注射生理盐水1次(两次液体总量为2mL/kg)。干预组:内毒素使用剂量和方法同致伤组,随后缓慢经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300mg/kg)的生理盐水溶液(2次液体总量为2mL/kg)。②各组均于实验0,0.5,2,4,6h后采外周血和动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实验6h末,分别采用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另取右侧膈叶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做病理学观察。③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等条件者做t检验,否则,做秩和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前及实验0.5,2,4,6h后各组兔血气分析和血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比较。②实验后6h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实验0.5h后,致伤组动物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7,P<0.01,z=2.64,P<0.01);干预组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鸦干预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致伤组(t=4.32,P<0.01)。②实验4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致伤组(t=4.98,2.40,P<0.01,0.05),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42,P<0.05)。③实验6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3.39,P<0.01),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16,P<0.05)。致伤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7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实验6h后,干预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肺组织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能力的相对不足可以加重氧化损伤,是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力、抑制氧化损伤,对内毒素所致的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9.
人参皂苷对烫伤脓毒症大鼠CD19细胞和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烫伤后脓毒症大鼠CD19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6只被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24)、人参皂苷组(n-24)和对照组(n-18);将大鼠用沸水致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烫伤后12h经腹腔注射内毒素(5mg/kg)予以“二次打击”,制成烫伤脓毒症模型。各组分别于“二次打击”后12、24和72h活杀大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19细胞和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二次打击”后大鼠外周血中CD19细胞和NK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此过程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O.01);内毒素打击后24h和72h人参皂苷组CD19细胞和NK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均〈O.01)。结论: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外周血中CD19细胞和NK细胞活性显著下降,人参皂苷可有效恢复其功能,显著改善烫伤脓毒症时细胞免疫功能受抑状态。  相似文献   
980.
目的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脂多糖(LPS)所致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细胞膜泵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内毒素组、淋巴液组、血浆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应用LPS5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LPS;15min后,淋巴液组自颈静脉输入仅占全血量1/15的无细胞淋巴液;血浆组以血浆代替淋巴液;内毒素组和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淋巴液。给予LPS(或相应液体)后4h,制备体积分数为10%的肺组织匀浆,检测肺组织匀浆MPO及膜ATP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和血浆组大鼠肺组织匀浆MPO活性显著增高、4种膜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淋巴液组肺组织匀浆M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而Ca^2+-ATP酶、Mg^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淋巴液组肺组织匀浆MPO活性显著低于内毒素组及血浆组(P均<0.01),4种膜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内毒素组及血浆组(P<0.05或P<0.01)。结论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所致的肺损伤具有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中性粒细胞激活、提升膜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