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43篇 |
免费 | 480篇 |
国内免费 | 5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99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589篇 |
口腔科学 | 160篇 |
临床医学 | 1133篇 |
内科学 | 857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3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884篇 |
综合类 | 2740篇 |
预防医学 | 433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261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973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42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425篇 |
2011年 | 468篇 |
2010年 | 563篇 |
2009年 | 520篇 |
2008年 | 575篇 |
2007年 | 540篇 |
2006年 | 616篇 |
2005年 | 645篇 |
2004年 | 674篇 |
2003年 | 648篇 |
2002年 | 598篇 |
2001年 | 548篇 |
2000年 | 444篇 |
1999年 | 407篇 |
1998年 | 311篇 |
1997年 | 263篇 |
1996年 | 223篇 |
1995年 | 218篇 |
1994年 | 173篇 |
1993年 | 120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87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41.
942.
肝门阻断后细菌移位和门静脉血中内毒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门部血流阻断后肠粘膜损害所致细菌移位及门静脉血中内毒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兔动物模型,在无菌条件下机械性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观察阻断后15,20,30min和60min时门静脉血中内毒素值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数。结果 实验组肝门阻断后门静脉血内毒素值和细菌培养阳性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阻断时间延长加重。结论 缺血、缺氧是肠粘膜屏障损害的直接原因,深入对肠粘膜屏障功能保护的研究将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43.
用Wistar大鼠阻塞性黄殖模型,内毒素静往后观察肾肺等形态结构变化,以及预防性使用Svate-3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说明阻黄时,肾肺对内毒素敏感性明显提高,易形成微血栓,器官功能障碍;预防性使用Svate-3后,肾肺透明血栓形成比例,密度明显降低。结论:阻黄时,肾肺等对内毒素敏感性明显提高,是并发肾功能衰竭及出血等的病理学基础;Svate-3可以保护内皮细胞,轻微血栓形成,改善肾肺功能。 相似文献
944.
不同抗生素在G-细菌感染中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抗生素在治疗G^-细胞感染中诱导内毒素释放的情况及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ICU内30例G^-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亚胺培南(A组)和头孢他啶(B组)治疗,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2、3、5及7天上午10点进行WBC、收缩压(SBP)、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密度脂蛋白(HLD)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WBC变化无明显差异;在循环系统稳定上,A组优于B组;A组在诱导内毒素释放及刺激炎性介质释放的作用明显低于B组;B组HDL水平明显低于A组。结论 亚胺培南在治疗G^-细菌感染中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作用较头孢他啶弱,因而其刺激炎性介质释放的作用也弱于头孢他啶。HDL在保护机体对抗LPS的损害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5.
内毒素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中的作用及白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内毒素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病程中的作用,并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治疗作用,应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AHNP模型,并用IL-2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AHNP组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并伴随血浆胰酶活性显著增高且随病程的延长两者呈进行性增高,胰腺组织学改变也呈进行性加重;IL-2治疗组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胰腺组织学邓有显著改善,72小时病死率由66.7% 相似文献
946.
947.
王宏卫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25(3):110-112
热原是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生物源性质,研究最深入的热原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亦称内毒素),内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致病分子,对制药业和医学界是一种热源,基于鲎变形细胞裂解物(LAL)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已在注射制剂和医疗器同控中应用达25年之久,但鉴于该方法本身的缺点及鲎来源有限,亟需一种替代热原检测方法,重组C因子(rFC)开创了热原检测的新时代,其机理是内毒素激活rFC酶原,活化的rFC水解合物的底物,生成可检测的产物(产物的量与内毒互正相关),从而定量内毒素。 相似文献
948.
目的建立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方法。结果供试品稀释到0.025mg/ml时无干扰现象。结论建立了该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9.
对33所医院灭菌后复用器具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张红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73-374
目的 了解医院复用器具消毒灭菌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33所不同等级医院提供的器具进行pH值、氯化物、澄明度、细菌内毒素监测。结果 pH值、氯化物、澄明度、细菌内毒素含合格经分别为96.97%、90.91%、86.67%、95.76%。结论 复用器具的洗涤、消毒质量有待提高,监督管理需力工需加强,建议逐渐淘汰复用注射器。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