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DRs)与标志基因HLA-B*5801关联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福建汉族人群中有服用别嘌醇史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经皮肤科确诊为单一别嘌醇所致SCADRs的患者8例归入别嘌醇重症药疹组,包括剥脱性皮炎(ED)3例,斯-约综合征(SJS)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1例,SJS /TEN 3例。期间抽取服用别嘌醇14 d以上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16例归入耐受组。健康人群318名归入健康对照组。入组患者DNA用聚合酶链-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法进行标志基因检测,聚合酶链-直接测序法验证检测结果。分析该地区人群服用别嘌醇致SCADRs与HLA-B*5801的关联性。结果:重症药疹组与耐受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肾功能、日剂量及药物暴露天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别嘌醇重症药疹组100.0%(8/8)患者携带HLA-B*5801基因,别嘌醇耐受组18.8%(3/16)携带(OR=65.57,95% CI:6.7~641.94,敏感度100%,特异度81%,P=0.000 2),福建健康汉族人群20.4%(65/318)携带(OR=65.79,95% CI:13.71-315.77,P=0.000 1)。结论:福建汉族人群服用别嘌醇所致SCADRs与携带HLA-B*5801关联性较高,提示该基因检测结果阳性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别嘌醇,以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与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均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感染源高度重合,且不同地区流行株之间VP1区域序列无明显差异,同源性较高。其次,二者流行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以夏季多发、易感人群均为低年龄段婴幼儿。同时在临床表现与预后方面,两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HA临床表现为咽峡与软腭处的疱疹及溃疡,伴有发热、喉痛与食欲减退,预后较好;HFMD临床表现为口腔颊、舌黏膜处溃疡,与手部、足部、膝部与臀部的特征性水疱,可出现重症型。一方面,虽然多数HA具有自限性且预后良好,但有文献表明具有特定临床表现如腹泻、呕吐、肢体抖动、嗜睡的HA有可能进展为HFMD,另一方面,早期出现的HA是重症HFMD的危险因素,重症HFMD甚至仅表现为口腔咽峡部疱疹。医护人员应重视对HA临床表现的观察,尽早识别潜在的HFMD患儿,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或转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人群周围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和手部末梢循环血管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广东某运动器材厂的77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接振组,以80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sICAM-1水平;对接振组进行冷水复温试验(CWLT),并对其工作场所手传振动接触水平进行检测以计算累积振动暴露量(CVEL)。结果 接振组sICAM-1水平中位数(M)为323.2(135.2~739.4)μg/L,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11.0μg/L者(异常)占85.7%,对照组sICAM-1水平M为105.1(91.3~131.9)μg/L,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接振组sICAM-1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控制吸烟、饮酒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CVEL、CWLT异常和主诉振动性白指等因素与sICAM-1水平之间无关联(P>0.05)。结论 手传振动作业人群sICAM-1水平升高;sICAM-1可能参与了振动性血管损伤的发病机制,可作为手传振动健康损害效应的监测指标;但sICAM-1水平与手传振动接触水平及手部末梢血管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临床观察及部分个人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诸多内科疾病应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则效果欠佳,若改用或加用调理脊柱的方法能够很快改善症状,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痊愈。从中医理论方面和脊柱解剖相关知识去探究、论述脊柱与内科疾病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的诊治,以便使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内科疾病从脊柱调理"理念,为内科疾病提供新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家族是一组锌依赖肽链内切酶,其功能是消化特定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MMP-7也称Matrilysin,本文对MMP-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浸润和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MMP-7的结构和功能1.1.MMP-7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学性质:MMP-7属于MMP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分子量最小,为28KD。各种MMP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心脑血管综合征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脑心综合征,分为CCS组与非CCS组,比较两组的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CK、LDH、AST及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CCS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CCS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脑血管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结果 平阳霉素作用KB细胞,随作用时间延长或药物浓度增加,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表达越不明显;而p-38MAPK蛋白激酶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8.
介类中药在临床上主要受"介类潜阳""咸能软坚"两大药性理论的指导应用,但缺乏药性、功效、应用与物质基础之间关系的研究及探讨。笔者对临床常用的6味介类中药所含物质成分及含量做了总结,结合前期实验研究结果,对其性效用关联性的物质基础进行分析,提示介类平肝潜阳作用可能与碳酸钙、微量元素及有机成分均有关,味咸能软坚散结则可能与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3、C4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炎分级的关联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0例CHB患者为观察组,选取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肝脏病理学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记录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不同肝炎分级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析其关联性。结果观察组血清补体C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G3、G4级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低于G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肝炎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补体C3、C4均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并与肝炎分级呈明显负相关,可为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前中医证型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的关联性。方法对6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术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最常见的证型是气滞血瘀证35例(占54.7%),其中属肌壁间子宫肌瘤17例(占26.6%);24例发生了肌瘤变性(占37.5%),而气滞血瘀证和痰湿瘀结证有核分裂倾向。结论子宫肌瘤中医证型与术后病理分类、变性之间有相关性,其中气滞血瘀型占的比例最多(占54.7%),发生变性的几率较高(占45.8%),且气滞血瘀证和痰湿瘀结证有核分裂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