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19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应用6σ标准分析临床生化检验质控数据,评价常规检验项目的方法性能,改进检验质量。方法收集2012年度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数据;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中允许总误差(TEa)标准,采用公式σ=(TEa-Bias)/CV%,计算各检验项目的总分析性能σ值,联合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分析性能,设计最佳室内质量控制方案,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结果全部22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平均西格玛值2.83,其中12个质量水平大于3σ,其余10个项目均小于3σ,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σ值明显提高。结论 6σ质量标准的应用,有助于了解和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水平,是一项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应用6σ理论与标准化操作过程规范工具两种质量管理方法评价临床化学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性能并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方法 选择2013年第一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平均值作为不正确度偏倚,同时选取2013年1月~4月两水平室内质控的累积CV%平均值作为不精密度变异.通过σ水平值、Westgard标准化方法决定图与操作过程规范图评价钾(K)、钠(Na)、氯(Cl)等25种检测方法分析性能并设计最佳质量控制方案,同时结合质量目标指数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达到5σ或“优秀”性能的检测方法比例分别为72%(18/25)和84%(21/25),质量控制措施只需选择“N=2,13.5s或13.0s”;小于5σ或未达到“优秀”性能的检测方法的比例分别为28%(7/25)和16%(4/25),质量控制措施采取“N=4,12.5s,多规则”或最大化质量控制,质量目标指数提示方法误差主要来源于不精密度变异.对方法性能欠佳的镁(Mg)、直接胆红素(DBil)、Na与Cl采取最大化质量控制后,Mg与DBil性能改善显著,σ水平分别上升至4.2与5.3,控制规则也降为“N=4,12.5s”与“N=2,13.0s”,但Na与Cl仍然未达到分析质量要求.结论 结合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对实验室检测方法质量控制设计、误差分析、性能评价与持续质量改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降低给药查对缺陷率。方法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DMAIC模式,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护士给药查对的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给药查对落实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给药查对的缺陷率。结果护士给药查对缺陷率从3.4%降低到1.2%。Z值从改进前的3.326提高到3.754。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通过团队合作,以数据说话,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消除过程缺陷,实施流程改进,是降低给药查对缺陷率,提高用药安全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4.
医院管理应具先进文化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回顾总结20多年来我国医院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医院管理应具先进文化性的理念,强调医院管理要引进入人文管理理念,引入六西格玛管理语境,引入质量实时监控举措。  相似文献   
75.
蔡玉英  朱玲凤 《护理研究》2006,20(9):2425-2426
从1987年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首先将六西格玛用于企业管理以来,迄今全球已有50家公司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大都是世界知名企业或跨同公司。1995年,美国GE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并由公司的医疗部逐渐将这一方法与他们的客户共享,帮助中国医院改进日常经营管理或解决医院面临的一些难题,因而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北京医院于1999年底引进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我院于2001年引入六两格玛管理方法,至今已完成课题40多项,主要涵盖质量管理、效率管理、生产管理及员工和病人的满意度管理,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6.
六西格玛在医院流程改善中的应用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六西格玛的方法学基础、实施六西格玛的成效及体会:六西格玛与传统的质量方法存在区别;六西格玛应用需植根于医院文化;实施六西格玛的阻力包括管理、工作习惯、技术和认知等.  相似文献   
77.
目的基于六西格玛理论,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依据六西格玛五步法(DMAIC),界定并测量非增效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严格执行;结果在整个优化工作流程过程中,共界定并改进了3种主要的非增效因素,包括人员的安排、工作的分配、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的设置;结论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极大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流程更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8.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质量控制的应用作为检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大部分基于早期统计质控的质控规则从引进之后就基本上没有改。当今实验室普及使用计算机使得发展更复杂的评价实验室质量方法成为可能,如六西格  相似文献   
79.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一种用数据说明,依靠统计工具,对存在问题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并能持续提高和改善的管理工具。我们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针对碘酮血药浓度检测出报告时间过长这一问题,规范了血样的采集及运送,改善了血药浓度检测方法,便于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增加了临床医生和病人对临床药学室的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某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期间医院输血病历质量为基线组,以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六西格玛方法管理后输血病历质量为干预组,分别检测和比较两个时期输血病历缺陷率和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结果基线组和干预组在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患者数量及病种结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干预组输血病历缺陷率从百万分之196800降至百万分之68493(χ2=38.653,P=0.000),Sigma值从2.355提高到2.984,而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从(1.8±0.9)U降低到(1.5±0.7)U(t=6.163,P=0.000)。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显著降低输血病历缺陷率,降低输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使用量,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的Sigma值。六西格玛方法可成为输血病历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