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7篇 |
药学 | 74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烯烃关环复分解(Ring-closing olefin metathesis, RCM)反应在天然来源大环内酯的全合成中一般作为关键的一步反应,一直是合成化学家关注的焦点。高活性、结构新颖的海洋来源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往往含量低微,从海洋生物中难以大量,这就阻碍了该类化合物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全合成该类化合物是解决药源的有效途径。该类化合物全合成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其大环母核骨架。因此,本文主要介绍RCM反应及其近年在海洋来源抗肿瘤活性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构建全合成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方法:选择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人抗体胚系基因家族的框架区基因进行人工合成,同时人工设计合成半随机CDR3,通过重叠拼接延伸PCR的方法合成抗体基因。然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NotⅠ分别双酶切抗体基因和噬菌体展示载体。连接后的重组噬粒通过电击转化的方法转入大肠杆菌TG1,构建抗体库。结果与结论:PCR结果显示,通过优化后的方法能在保证抗体库多样性的前提下,高效地获得抗体基因。经过数十次电击转化构建了库容量为2×109的全合成抗体库,菌落PCR、测序及筛选结果表明,抗体库质量优良,为筛选人源性治疗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化学全合成金雀异黄素衍生物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异黄酮。方法:以间苯三酚和对甲氧基苯乙腈为原料,经Hoesch反应、増碳环合反应得到异黄酮母核,再经二氟甲醚化、甲醚化得到目标产物。结果: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总收率15.6%。结论:该合成路线较短,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5.
以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Duff反应、醚化反应、Darzens缩合反应、wittig反应及开环反应等合成了Murracarpin,总收率为1.98%,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6.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所得的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会自动引发分子内关环反应从而构建2-脱氧-3,6-脱水-D-葡萄糖呋喃糖苷骨架结构。经脱保护反应,最终合成了sauropunol A,B和C/D,总产率分别为21%,5%和17%(互变异构体sauropunol C/D)。基于前期文献报道,对这4个化合物(sauropunol A-D)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97.
浅蓝霉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微生物产生的生物碱,其分子结构中多含有一个2,2'-联吡啶母核。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多数具有良好的抗菌、肿瘤细胞毒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合成化学家对此类化合物进行了全合成及其合成方法学的探索与研究。本文综述了此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浅蓝霉素A和E的全合成方法以及合成此类化合物的意义,展望了合成此类化合物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全合成米非司酮(RU486)是我国仿法国合成的抗早孕激素性新药,经临床实验研究其药效良好,既往对谈药未见系统毒理学报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用药,本文对全合成RU486的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全合成RU486系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本研究根据新药毒理鉴定程序的要求。对RU486致突变性做了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