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3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588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1833篇
口腔科学   267篇
临床医学   2032篇
内科学   932篇
皮肤病学   243篇
神经病学   235篇
特种医学   2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603篇
综合类   4173篇
预防医学   774篇
眼科学   302篇
药学   1041篇
  18篇
中国医学   360篇
肿瘤学   55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978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五种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五种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检测S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四种ELISA诊断试剂(其中SLISA—1为全病毒抗原建立的间接法,ELISA—2为表达抗原片断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3/4为表达抗原建立的间接法)检测IgG抗体。100份血清标本分别采自发病7d以上的临床确诊SARS病例34例和疑似病例42例、发病6d以内临床确诊病例1例和疑似病例23例。结果 用IFA及四种ELISA诊断试剂检测34份发病7d以上临床确诊SARS病例的血清样本,其IgG检出率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IFA44.12%,SLISA—1、4为41.17%、ELISA—2、3为23.52%;对42例疑似病例的检出率,IFA、ELISA—3为11.9%,ELISA—-1、2、4为9、52%;发病1~6d内的确诊和疑似病例血清中未能检出特异性的IgG抗体。结论 五种诊断试剂都可以帮助临床做出符合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作为SARS血清学诊断方法,但其检出率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1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SPOT.TB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以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SPOT.TB、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经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确诊肺结核92例,非肺结核26例;T-SPOT.TB检测结果显示阳性90例,阴性28例;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阳性61例,阴性57例;联合检测结果显示阳性92例,阴性26例;T-SPOT.TB、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T-SPOT.TB联合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联合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效能高于两者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03.
通常认为在胃内的强酸环境下,细菌是无法生长的,但1983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Warren和消化科医生Marshall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这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螺旋状菌。它可以产生尿素酶,分解胃内的尿素产生氨而中和胃酸。因此该细菌可以在胃内定植生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Victoria blue法(A组)和Verhoeff法(B组)弹力纤维染色在染色过程、染色时间、染色效果方面对肺癌胸膜侵犯和结直肠癌浆膜或静脉侵犯判读的差异。方法 A组、B组均分别纳入肺癌怀疑胸膜侵犯标本50例和结直肠癌怀疑浆膜或静脉侵犯标本20例,进行弹力纤维染色。对比2组染色过程、染色时间、染色效果;根据染色稳定性、清晰度、对比度等综合评价胸膜侵犯和浆膜或静脉侵犯情况,并对染色质量及判读准确性进行评分。结果 A组比B组操作简单,染色质量稳定,肿瘤细胞与脏层胸膜、浆膜或静脉的关系显示更清晰。A组判读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ctoria blue法染色有助于准确评估肺癌的胸膜侵犯和结直肠癌浆膜或静脉的侵犯,提高判读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刮痧后实验大鼠皮肤形态及化学物质表达的变化,探究力度对刮痧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轻刮痧组、中刮痧组、重刮痧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常规饲养,轻刮痧组使用0.4kgf力,中刮痧组使用0.8kgf力,重刮痧组使用1.2kgf力,对其右侧阳陵泉穴进行刮痧干预均刮拭20次.干预1次后即刻取各组大...  相似文献   
106.
周小倩 《贵州医药》2008,32(10):940-941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依据血尿来源可分为:(1)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两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方法 参照四血管阻塞法建立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模型动物脑中。一个月后,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7例,成功率70%;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猫前脑后一个月仍有大量存活,部分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向脑组织中迁移。结论 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卢戈氏碘染色联合窄带成像(NBI)在高龄食管癌前病变、早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食管异常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卢戈氏碘染色、NBI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单独卢戈氏碘染色结果作为卢戈组(n=80),将单独NBI检查结果作为NBI组(n=80),将联合检查结果作为联合组(n=80),比较三组检查在区分高龄食管癌前病变、早癌鉴别时的诊断情况,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阴、阳性预测值。结果 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15例,癌前病变者65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者42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者23例。卢戈组与NBI组、卢戈组与联合组诊断食管癌前病变、早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BI组(P均<0.05)。结论卢戈氏碘染色联合NBI对高龄食管癌前病变、早癌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9.
廖衡  陈涛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7,38(2):241-242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的内吗啡肽2(EM2)阳性神经元向延髓背角(MDH)的投射情况.方法 荧光金(FG)追踪与EM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结果 将FG注入MDH后,TG内可见大量FG标记的大、中、小型神经元;TG内也可见各种直径的EM2阳性神经元;TG内的许多FG标记神经元呈EM2阳性,FG/EM2双标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神经元.结论 TG内的EM2阳性神经元向MDH投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激光诱发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其眼部的表型特征。方法:对C57BL/6J小鼠应用532nm倍频激光对右眼进行光凝,建立CNV模型。将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视网膜下腔,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确定模型稳定后,对实验眼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阳性细胞在眼部的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