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72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1004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262篇
  5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26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以清除实验中出现的非特异性染色。此两种方法做出的切片背景浅淡,被染色的阳性神经元胞体清晰可见,突起呈串珠状。  相似文献   
102.
<正> 免疫细胞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敏感特异的实验方法。在日常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广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大多应用于石蜡切片,对肿瘤的来源、分类和诊断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免疫细胞化学作为组织病理学的辅助检查方法,较多地应用于实验研究,在日常的细胞学诊断中很少被应用。本研究在肿瘤针吸活检常规染色的基础上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复苏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改变;细胞CD44。CD54抗原有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合成碱性磷酸酶(ALP)能力增强,矿化结节逐渐出现。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MSCs方法,分离出的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总结了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变化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TNM)分期, 将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35例,分析其处于Ⅰ、Ⅱ、Ⅲ、Ⅳ期的免疫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补肾通络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2例LDH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络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外周血炎症相关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32/36),对照组为66.67%(24/36),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JOA评分的升高作用和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周期性机械牵张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 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Flexercell公司生产的Flexercell 4000TTM应力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AM进行周期性牵张.实验分为机械牵张6h组、8h组(30%应变率,0.3Hz频率,方波)和静止对照组.RT-PCR检测AM上TLR4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M上TLR4蛋白表达.结果 与静止对照组比较,机械牵张6h组、8h组TLR4 mRNA、MIP-2蛋白及TLR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机械牵张导致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和MIP-2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阐明一种多肽标签Lucy-tag对于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嗅觉受体膜表达的促进作用。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系统和钙流检测法,验证多肽标签Lucy-tag对于海七鳃鳗嗅觉受体的作用。结果多肽标签Lucy-tag促进了20个嗅觉受体中13个嗅觉受体的膜表达,并且Lucy-tag不影响嗅觉受体的固有活性,Lucy-tag也不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的IP_3信号通路。结论该技术为寻找嗅觉受体的配体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PCR与配体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SD大鼠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s)分化成神经干细胞.方法:10只SD怀孕大鼠,180-240 g,胎龄16d,过量腹腔麻醉致死,开腹全部切除子宫,在无菌的条件下抽取全羊水,采用贴壁法分离AF-MSCs,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F-MSCs表面抗原表达及细胞周期.取第3代AF-MSCs,加入预诱导液(DMEM/F12、100 mL/L FBS、1 mmol/Lβ-MEM)诱导24 h,然后加入诱导液(DMEM/F12、100 mL/L FBS、5 mmol/L β-MEM)诱导24 h,最后在分化维持培养液(DMEM/F12、20μg/L EGF、20μg/L bFGF)中培养,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E和GFAP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和传代SD大鼠AF-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大鼠AF-MSCs的G0/G1期细胞比例约为87.5%、S+G2+M期比例为12.5%,表达CD44为98.3%、GD29为70%、和CD105为33.2%、不表达CD45为0.5%,CD34为1%,DLA-DR(MHC class Ⅱ)为0.1%.诱导后,AF-MSCs能表达神经细胞标示物NSE和GFAP,且可在体外继续存活2 wk左右.结论:羊水中也存在MSCs,与其他来源的MSCs特点相符:羊水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胎儿MSCs来源,而且能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临床诊疗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肿瘤耐药性仍然未被完全攻克,是大部分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恶性肿瘤处在特殊的微环境中,其耐药特性不仅由肿瘤细胞本身改变所导致,并且是在肿瘤相关微环境中多种细胞互相影响的结果。本文综述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耐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通过对各相关细胞发挥耐药作用的机制分析,期望对预防肿瘤耐药提供指导,并为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前部及后极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

方法:两周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只,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两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一-10.00D凹透镜,分别饲养6、15、30d后除去镜片,验光及测眼轴长度确定近视形成后,采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豚鼠的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取3~6代RPE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查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中bFGF表达变化。

结果:bFGF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结果均表明:A、B、C三组实验眼和对照眼前部及后极部RPE细胞均有bFGF的表达,实验组前部及后极部与对照组相应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实验组中bFGF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随着诱导时间的推移,实验组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阳性率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自身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验组前部及后极部与对照组相应前部及后极部比较,bFGF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