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79篇
  免费   6195篇
  国内免费   5310篇
耳鼻咽喉   893篇
儿科学   1379篇
妇产科学   1005篇
基础医学   13042篇
口腔科学   1238篇
临床医学   14153篇
内科学   10883篇
皮肤病学   1407篇
神经病学   1546篇
特种医学   2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7篇
外科学   5975篇
综合类   34652篇
预防医学   13495篇
眼科学   1108篇
药学   13341篇
  200篇
中国医学   8271篇
肿瘤学   10041篇
  2024年   908篇
  2023年   3179篇
  2022年   3019篇
  2021年   3280篇
  2020年   2779篇
  2019年   2879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2350篇
  2016年   2499篇
  2015年   2832篇
  2014年   4463篇
  2013年   4410篇
  2012年   6132篇
  2011年   6928篇
  2010年   6380篇
  2009年   6591篇
  2008年   7912篇
  2007年   7342篇
  2006年   7071篇
  2005年   7634篇
  2004年   6314篇
  2003年   6175篇
  2002年   5297篇
  2001年   4677篇
  2000年   3520篇
  1999年   3000篇
  1998年   2538篇
  1997年   2332篇
  1996年   2141篇
  1995年   1926篇
  1994年   1646篇
  1993年   1208篇
  1992年   1007篇
  1991年   941篇
  1990年   819篇
  1989年   869篇
  1988年   212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71.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雯雯  章宜芬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65-1468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是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表达Kit蛋白,向Cajal细胞分化(或起源于Cajal细胞)。诊断GISTs需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目前正确诊断GISTs最主要而简便的方法。本文阐述了GISTs的病理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72.
973.
胃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22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4N胃癌组织中的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KAI1和nm23阳性率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0.885, P<0.001;x2=29.133,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在胃癌组中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组内KAI1、nm23及 P53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 =20.885,P<0.001;x2=29.133,P<0.05;x2= 21.954,P<0.001);而在年龄、性别组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KAI1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5); KAI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59,P<0.05), nm23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 结论:抑癌基因KAI1与nm23的缺失以及P53 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4.
FasL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的。RNA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的TIL及肿瘤细胞进行观察。结果80例结直肠癌组织FasL表达程度不等,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FasL的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FasL表达程度高的组织的TIL计数低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P〈0.05),同时其TIL凋亡指数高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而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FasL表达程度低的组织(P〈0.01),TIL凋亡指数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31,P〈0.01)。结论全占直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诱导TIL发生凋亡,反击机体免疫系统,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5.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方静  刘惠喜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47-284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50例子宫内膜癌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30.0%、62.0%,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9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结论:MMP-9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6.
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及p16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yclin D1及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LSAB法检测多种乳腺组织中Cyclin D1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分析Cyclin D1和p16蛋白表达异常与乳腺癌中重要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2例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占48·4%,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且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更常见于ER、PR阳性的乳腺癌中。乳腺癌旁组织中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为20·0%,其他几种乳腺组织很少有CyclinD1蛋白的过度表达。p16蛋白仅在58·1%的乳腺癌组织中有表达,且p1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程度有负相关关系。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p16蛋白的异常。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着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及p16蛋白的异常,二者对乳腺癌组织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研究巨核细胞(MEG),白血病细胞系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ⅡHLA—Ⅱ基因组DNA的等位基因型。提高对该细胞的HLA—Ⅱ基因型的认识。为临床上从分子免疫遗传学水平上探讨巨核细胞白血病发病机理莫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MEG白血病细胞系HLA—Ⅱ基因组DNA的等位基因型进行探讨。结果 MEG白血病细胞系的HLA—Ⅱ等位基因型分别是:DRBl:^*1406/^*0410,DQBl:^*0401/^*0401,DPBl:^*0501/^*0501。结论 提高对MEG白血病细胞系HLA—Ⅱ基因型的认识。对今后巨核细胞白血病免疫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学者研究表明,所有IgE应答都需要T细胞辅助(TH)。TH细胞有两个亚群,TH1辅助细胞免疫,TH2辅助体液免疫,二者通过其释放的细胞因子相互制约或调控;TH2细胞通过分泌IL-4等促使B细胞合成IgE,实现类别转换(由产生IgG变为产生IgE)。IL4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其水平受遗传控制。除TH2外,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也可产生IL-4,并有较强的母系遗传倾向。在某种环境因素(如干燥和运动)激发下,机体通过嗜碱性粒细胞释放IL-4能促使TH.细胞向TH2细胞转化,通过TH2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IL-4、5、6、10…)增加IgE转换,从而引起支气管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979.
目的:评价诊断丙肝病毒(HCV)感染时不确定的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 IBA)结果的预测意义。方法:从1550份血清结果中筛选出142份不确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分析4个条带出现单反应的几率及其预测意义。结果:142份不确定结果中单条带反应率分别为:c33c 51%,c-22(p)36%,N S5 11%,C 100(p)2%。各单反应条带中酶免法(E IA)结果呈高滴度同时多聚酶链反应(PCR)结果呈阳性的率分别为:c33c 60%,c-22(p)26%,N S5 8%,c100(p)0%。4个单反应条带中E IA与PCR同时呈阴性的率相同。结论:R IBA4个条带出现单条带反应的几率不同;4个条带中c33c的阳性预测值最高,为60%,提示c33c单阳性预示很可能感染HCV,其它三个条带的阳性预测值较低且无差异;4个条带的假阳性预测值低且无差异,提示单条带阳性者未感染HCV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80.
郑核  钟德玝  苗雄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67-370
目的 检测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在胆囊癌中,CD44v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CD4 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5、CD44v6可能在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5、CD4 4v6可能是了解胆囊癌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