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0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2088篇
药学   302篇
  1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微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微血管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37例(72眼),根据Gass分期分为A组(2期IMEM 23眼)和B组(0期、1期IMEM 25眼)及C组(健康对侧眼24眼)。另选择健康对照组13人26眼为D组。利用OCTA检测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厚度、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FSVD)、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FAZ 300 μm宽度内血流密度(FD-300)。微视野计检查各组受检眼黄斑中心6°范围的视觉敏感度(MS),分析不同组别受检眼OCTA检测指标、MS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眼BCVA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A组患眼CMT大于B组,B组大于C组、D组;5个方位视网膜厚度中央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5个方位MS A组小于D组。A组FSVD大于B组;各组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显著差异;FAZ面积A组、B组小于C组、D组;A组FD-300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BCVA(logMAR)与视网膜中央厚度和FD-300均呈正相关(r=0.719,P<0.01;r=0.407,P<0.01),与视网膜中央MS呈负相关(r=-0.564,P<0.01),与FSVD不相关(r=0.267,P=0.066),与FAZ面积不相关(r=-0.004,P=0.978)。IMEM患眼中央、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视网膜厚度与其所对应的MS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IMEM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流改变会导致患者视力和MS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2.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与比较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黄斑区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6~18岁青少年儿童115例23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4组:正视组16例32眼,低度近视组47例94眼,中度近视组34例68眼,高度近视组18例36眼。RTVueXR扫描黄斑区6mm×6mm范围,系统自动分区,分为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mm的中心凹(fovea)环、1~3mm的内环(parafovea)、3~6mm的外环(perifovea),且每个圆环被进一步划分为颞(T)、上(S)、鼻(N)、下(I)4个象限,定量分析各分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结果:正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整体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依次显著减低,分别为(44.4±3.5)%、(44.8±3.8)%、(44.3±3.8)%、(42.6±4.5)%(F=2.963,P=0.033),内环颞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6.1±3.5)%、(46.8±5.1)%、(46.2±4.3)%、(43.8±5.5)%(F=3.436,P=0.018);四组黄斑区整体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亦显著降低,分别为(49.9±4.1)%、(48.4±4.7)%、(47.9±5.5)%、(45.3±4.7)%(F=4.806,P=0.003),外环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9±4.4)%、(47.2±5.2)%、(46.6±6)%、(43.6±5.1)%(F=5.495,P=0.001)。四组黄斑区整体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93.9±12.9、295.5±13.0、290.9±12.0、284.5±10.7μm(F=6.606,P<0.001)。内环颞侧、鼻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221、0.219,P=0.001、0.001),外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172、0.200、0.250、0.296,P=0.011、0.003、<0.001、<0.001);黄斑区除中心凹外其余区域视网膜厚度与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近视度数的增加,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内环颞侧为甚;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外环范围内为甚;视网膜厚度降低,以内环和外环范围为甚。青少年儿童近视随着屈光度增加,会导致黄斑区结构和血流循环的变化,在高度近视眼中改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脉络膜厚度(CT)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APACG患者35例43眼,CPACG患者26例46眼和正常对照组46例81眼参与这项研究。EDI-OCT用于测量和比较APACG、CPACG及正常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距黄斑中心凹2m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CT,分别标记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鼻2mm(N 2mm)、颞2mm(T 2mm)、上2mm(S 2mm)、下2mm(I 2mm)。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CT的相关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T与APACG、CPACG的关系。结果:APACG,CPACG和正常对照组在所有位点的CT均无差异(P>0.05)。所有位点的CT与眼轴长度(AL)呈负相关。N 2mm、I 2mm还与年龄、前房深度(ACD)呈负相关,SFCT与年龄、AL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 2mm与APACG存在相关性(P=0.029),OR值和95%的置信区间为0.975(0.953,0.997)。各位点CT与CPACG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AL、ACD是CT的相关因素。S 2mm的变薄与APACG相关。然而,CPACG与各位点CT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OCTA)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和血管密度(VD)的变化。

方法:对OCTA在DR诊断中的应用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搜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到2020-09-20。仅检索中英文文献。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文献资料,包括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线性密度(VDSCP)、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线性密度(VDDCP)、浅层FAZ面积和周长。绘制森林图、漏斗图,并采用Begg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共检索得24篇文献,纳入2 305眼。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指标均有差异(VDSCP:WMD=-5.78,95% CI:-7.67~-3.88,P<0.05; VDDCP:WMD=-5.08,95% CI:-6.49~-3.67,P<0.05; FAZ周长:WMD=0.57,95% CI:0.36~0.78,P<0.05; FAZ面积:WMD=0.08,95% CI:0.06~0.10,P<0.05)。

结论:DR患者FAZ面积更大,周长更长,与DR患者对比,对照组FAZ的VD较高。虽然目前OCTA的实际适用性仍然存在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OCTA在DR中的诊断价值可能会变得明显。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黄斑区微血管参数的变化及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OCTA对29例BRVO患者双眼后极部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进行扫描,获取基线、1、6mo复查时不同区域的血管线性密度(VD)、血流灌注密度(P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AZ)面积和形态指数。

结果:BRVO组FAZ面积为0.32±0.08mm2,大于健侧眼组FAZ面积0.21±0.06mm2(t=-6.958,P<0.001); BRVO组与健侧眼组在3mm×3mm及6mm×6mm分析模式中比较全部区域的VD均有差异(P<0.05); BRVO组与健侧眼组在3mm×3mm分析模式中比较PD,中心环区和内环区均有差异(P<0.001),6mm×6mm分析模式中中心环区、外环区和完整区均有差异(P<0.05)。基线BCVA与6mo复查时BCVA比较有差异(t=2.43,P<0.05); BCVA(LogMAR)与3mm×3mm VD中心环区、PD中心环区及6mm×6mm PD中心环区、PD完整区呈正相关,与6mm×6mm PD外环区呈负相关。

结论: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OCTA能够某种程度上反映BRVO患者黄斑区血流改变情况,黄斑区微血管的改变可能与预后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眼科非入侵式影像学检查方法,它是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步应用于临床。OCTA通过扫描血管内流动的红细胞显示出眼底血流密度与眼底组织结构形态,在眼科相关疾病(尤其是眼底病变)的诊治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OCTA具有高分辨率、易操作、快速扫描、三维成像等优势,现已被应用于眼科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和虹膜相关疾病、弱视、青光眼等)的评估和诊断。本文就OCTA技术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 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 Bonferroni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 较术前减少44%~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 (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 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ICL植入术后鼻 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 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 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 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 没有进一步变窄。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了解近6年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卵巢癌分子成像研究文献,采用Bicomb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高频主题词分布情况、不同分子成像技术及主要示踪剂的发文情况。将出现频次≥4次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树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章171篇,分别发表在88种期刊上,其中54篇(31.58%)发表在核心区的7种期刊上。有15人发表相关文献至少2篇。PET分子成像方面的文章共97篇(56.7%)。主要用于临床研究的分子示踪剂为~(18)F-FDG和~(99)Tc~m。高频主题词共37个,经聚类分析得出近6年卵巢癌的分子成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卵巢癌的分子成像诊断、疗效监测及肿瘤代谢、肿瘤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病理诊断4个方面。结论通过对卵巢癌分子成像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D型人格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09例患者进行斑块稳定性测定;采用D型人格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所占比例为39.4%,其中负性情感以及社交抑制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38±3.13)、(10.94±3.12)分。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型人格、负性情感维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D型人格及负性情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对D型人格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早期改善其斑块稳定性,帮助患者达到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8~17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随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的特点,为儿童青少年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屈光度数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64例104眼,应用IOL master及Cirrus HD OCT分别对64例研究对象进行眼轴及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6 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分别得出各组平均、各象限、各钟点RNFL厚度,研究儿童青少年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的关系。结果S、I、1:00、5:00、6:00、12:00 RNFL厚度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P<0.05),2:00、7:00 RNFL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1:00、5:00、6:00、12:00位RNFL厚度变薄,与眼轴和屈光度呈负相关。在对近视眼进行RNFL厚度测量时,发现有异常RNFL厚度变化时,应该考虑到屈光度和眼轴的影响,综合评价其临床意义,以免造成对青光眼的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