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9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1538篇
临床医学   435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2376篇
预防医学   3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29篇
  11篇
中国医学   182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目前临床上楔状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玻璃离子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2].对于深达牙本质深层的缺损,充填后可能会出现牙髓刺激症状;有些缺损充填前已有牙本质敏感症状,充填后敏感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的甚至会引起牙髓炎,因为充填仅能隔绝刺激,而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脱敏剂-极固宁洞衬后,再以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并与常规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用京津釉质黏结剂对牙体劲部楔缺(wedge—shaped defect)进行修复。方法 87例病人166颗牙随机分成3组:第1组29例病人52颗牙,用玻璃离子对牙体劲部楔缺进行修复;第2组29例病人56颗牙,用京津釉质黏结剂对牙体劲部楔缺进行修复;第3组29例病人58颗牙,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体劲部楔缺进行修复。结果 随机跟踪调查1~2年,用玻璃离子修复29例病人52颗牙中有18颗牙修复体脱落,用京津釉质黏结剂修复29例病人56颗牙中有2颗牙修复体脱落,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29例病人58颗牙中有13颗牙修复体脱落。结论 用京津釉质黏结剂修复牙体劲部楔缺比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比较玻璃离子粘结银汞合金充填与复合树脂充填无鸠尾Ⅱ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 312例 390个双尖牙邻面浅龋及中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经常规去腐 ,制备无鸠尾Ⅱ类洞。实验组以银汞充填 ,充填前以玻璃离子进行洞衬 ,对照组直接以复合树脂充填。所有病例随访追踪 2年以上 ,通过临床检查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玻璃离子粘结银汞组成功率为 89% ,复合树脂组成功率为 80 %。对其进行 χ2检验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玻璃离子粘结银汞合金充填无鸠尾类洞技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其疗效较复合树脂充填为优  相似文献   
74.
将药物及高分子材料溶于乙醇后边搅拌边加入非溶剂制成布洛芬-聚丙烯酸树脂Ⅱ共沉淀物。通过A、B两种方法并以不同的药物-聚丙烯酸树脂Ⅱ比例制成了共沉淀物,再以这些共沉淀物直接压片制成骨架片。通过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DSC)及红外光谱(IR)研究了共沉淀物的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处方中高分子材料所占的比例,溶出介质的pH及制备共沉淀物的方法对布洛芬从骨架中释放的影响。体外溶出实验分别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进行。处方研究表明随着聚丙烯酸树脂Ⅱ用量的增加,药物的释放过程显著延长。另外,增加溶出介质的pH会显著增加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数。此外实验还表明以方法B制成的共沉淀物的骨架片中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数要高于A法制成的骨架片,然而方法A中制得的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却更接近于线性释放。  相似文献   
75.
我们自1987年2月开始对扭转牙(主要是中、侧切牙)采用EB树脂固定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扭转牙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  相似文献   
76.
李娜  陈吉华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318-1320
由于修复治疗后继发龋的发生,不仅影响修复的成功率,对牙体组织的保存也十分不利,因此如何使修复材料具有防龋效能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人们对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很多研究,在其抗菌特点、机理、改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就抗菌性树脂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78.
采用3520非极性吸附树脂一次层析认猪脑分离制备钙调蛋白,比活达24 670u/mgpr,活力回收14.3%。  相似文献   
79.
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Dyra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余暑纯 《口腔医学》1996,16(3):160-160
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Dyract的临床应用湖南省长沙市口腔医院余暑纯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Dyract是继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粘固粉等充填材料之后又一新型牙体充填材料,它集这两种充填材料的优点于一身,使牙体充填修复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充填修...  相似文献   
80.
应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非龋疾病已在全国广泛开展。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洞边缘密合性,对洞形制备要求低,常用修复前牙、非龋疾病、四环素牙等。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科从1989年7月至1995年4月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前牙牙体非龋疾病1311例、共6098颗牙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1311例患者中男402例,最大年龄28岁,最小年龄20岁。909例女患者中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