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792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1350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379篇
  5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测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 ,为家猪心脏研究和心脏移植积累资料。方法 甲醛固定的家猪心脏 35例 ,大体解剖并观测三尖瓣复合体。结果 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由瓣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构成 ,瓣环周长为 70 75± 8 4 5mm ,前瓣、后瓣、隔侧瓣、前隔连合、前后连合、后隔连合的高度分别为 14 5 8±2 6 4、14 16± 2 5 0、12 84± 2 37、6 2 9± 1 97、6 86± 1 0 1、6 5 1± 1 36mm。前隔连合、前后连合、后隔连合的宽度分别为 6 4 0± 1 5 4、6 78± 1 2 3、6 4 3± 1 4 6 ;前乳头肌起始 ,腱索附着于前瓣、后瓣和前后连合的条数分别为 3 0 0± 0 97、3 0 9± 1 0 9、2 4 4± 1 16 ;后乳肌起始 ,腱索附着于后瓣、隔侧瓣和后隔连合的条数分别为 2 6 0± 0 6 9、3 0 9± 1 6 3、1 14± 0 4 3。隔侧乳头肌起始 ,附着于前瓣、隔侧瓣、前隔连合的腱索条数分别为1 71± 0 6 7、2 37± 1 2 6、0 94± 0 4 2。结论 家猪心脏三尖瓣复合体中各结构与人类相似 ,但大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antc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ACoAC)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特点,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数据,方法在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上,分别在不同的视角下对ACoAC及其发出的穿支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取出整脑后对ACoAC各部分直径、长度进行测量、拍照,所得数据用SPN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20侧半球)共有20支大脑前动脉。双侧ACA—A1段长度和直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ACA-A1段后下壁发出许多穿支血管。前交通动脉形态变异很多均发出穿支血管,分别供应下丘脑、视交叉、胼胝体膝部等。Hcubner回返动脉是ACoAC发出的最粗大的穿支血管,其起源、行程变异很大。ACoAC发出很多供应视交又及视神经的穿支血管.他们大多来自ACA—A1段。结论 ①双侧ACA-A1段发育多不对称,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ACA—A1段均发出重要的穿支血管.手术时应仔细加以分辨、保护..ACoA形态变异很大,但与ACA-A1段发育不良关东不大,②Heubner回返动脉起源和形态堑异很大。③OC和ON的血液供应有上、下两个起源。  相似文献   
63.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酚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hAT神经元的比例,各占PV和ChAT阳性反应细胞总数的47/和53/,在MS、vDB和hDB中,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8%、54%和59.5%,其余为含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64.
将HRP注入大鼠杏仁中央核(Ce)和基底外侧核(BL),发现在孤束迷走复合体(Sol/dmnx)尾段出现较多的逆行标记细胞。将WGA-HRP注入Sol/dmnx,在Ce和BL见到标记终末。用HRP逆行追踪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进行的免疫组化染色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发现从锥体交叉平面到最后区(AP)吻端平面,Sol/dmnx内有恒定的HRP逆行标记、TH样阳性和HRP/TH样双重标记的三种阳性神经元。双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连合核(solC)、内侧亚核(solM),少量的位于间位核(solI)、背侧亚核(solD)及dmnx的背侧缘等。闩至最后区平面较多。阳性细胞皆以小型为主,多为圆形、三角形,soll中的则为长梭形。双重标记细胞占TH样免疫阳性细胞总数的18.8%,占HRP逆标细胞总数的90%,同侧为主,对侧偶见。本文对其功能意义作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 ,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新鲜健康人前磨牙 6 0颗 ,固定 ,脱钙 ,石蜡包埋 ,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层粘连蛋白免疫反应性 ( IR)普遍存在于牙髓、前期牙本质和成熟牙本质小管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 ,以牙髓的神经与血管周围最为丰富 ,冠髓较根髓密集。 结论 层粘连蛋白 IR不仅见于牙髓与前期牙本质 ,而且也见于成熟牙本质 ,它对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聚合转化率和压缩强度是复合树脂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二苯基碘金翁六氟磷酸盐作为光引发剂,分别占基体树脂(由BisS-GMA和TEGDMA组成)的0、0·5、1·0、2·0、3·0和4·0wt%;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拉力试验机,分别测定与比较前述6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结果发现,二苯基碘金翁六氟磷酸盐能提高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聚合转化率和压缩强度,且与加入浓度有关,当浓度为2·0wt%时,这两种指标都能达到较佳性能。这种碘金翁盐引发上述基体树脂聚合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7.
HLA-DR、DQ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杰  刘辉 《免疫学杂志》2004,20(5):385-389
目的 证明HLA-DR、DQ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方法 HLA-DR、DQ等位基因检测:PCR-SSP分型。结果 发现在大连地区随机选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LA-DQ8基因的频率(9.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LA-DR、DQ等位基因的某些位点与免疫指标的改变有相关性。结论 ①HLA-DQ8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可以认为HLA-DQ8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②HLA-DR、DQ等位基因的某些组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组合模式,对预测精神分裂症的基因易感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③精神分裂症的免疫指标的改变与HLA-DR、DQ等位基因的某些位点有相关性,说明精神分裂症与它的免疫指标的变化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途径,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运用WGA-HRP逆行追踪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ABC法)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向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发出投射的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VN内有三种阳性细胞,即HRP逆行标记神经元、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和HRP/Fos双标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见于PVN小细胞部的内侧亚核和外侧亚核,散在分布于背侧亚核,在前小细胞亚核内未见阳性反应;Fos样免疫阳性细胞呈双侧分布,且HRP逆标神经元,HRP/Fos双标神经元也为双侧分布,但以注射区同侧占优势。HRP/Fos双标神经元占HRP标记细胞的44.22%。本研究结果提示,哮喘大鼠发作时中枢内包括下丘脑PVN、延髓DVC的多个脑区内神经元兴奋,且两者之间通过直接投射联系参与哮喘的调控。  相似文献   
69.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具有能够调节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催化丙酮酸脱羧氧化的活性,并进一步将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以及ATP的生成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介绍了PDKs的调节机制以及PDKs抑制剂在降低血糖、减少心肌缺血时造成的损伤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PDKs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心肌缺血和癌症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70.
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由于氨基端缺乏信号肽序列,不能通过经典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释放。但在一些应激条件下,FGF-1与S100A13, P40syt1, SK1结合成多蛋白释放复合体,实现跨磷脂膜的出胞转运。FGF-1与许多病理过程有关,因而一些干预FGF-1释放途径的措施为治疗FGF-1介导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