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792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1350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379篇
  5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 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改良术式);C组:B组测试后,将保留的韧带复合体切除,即为传统术式。3组均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30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其中男152例,女1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7.2岁。病程3个月~41年。单纯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54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5例,L4~S1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采用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患者手术满意度及影像学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轴向压缩实验:前屈时,A、B组应变、应力、轴向位移均小于C组(P〈0.01);轴向刚度大于C组(P〈0.01)。后伸时,A、B、C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实验:在相同弯矩下,挠度、倾角、弯曲刚度A、C组及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实验:相同扭角条件,B组承载的扭矩大于C组(P〈0.01);相同扭矩条件,B组扭角小于c组(P〈0.01),B组扭转刚度大于C组(P〈0.01)。临床应用结果:术中神经根牵拉伤7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伤口感染4例,经处理后痊愈。30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根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6.0%;其中优163例,良112例,可34例,优良率89%。X线片未见椎体不稳。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7%。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疗效佳。  相似文献   
42.
周鹏  李军锋  秦红  韩骅 《医学争鸣》2003,24(20):1828-1831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MINT(Msx2 in teractingnucleartargetprotein) F1片段相互作用的分子 ,对MINT转录抑制的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以Mint F1片段 (1~ 36 5氨基酸残基 )连入载体pGBKT7构建的质粒为诱饵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淋巴结c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分析所获得的阳性克隆 .结果 :从 6× 1 0 7个克隆中共获得 1 2个不重复的阳性克隆 .经序列分析 ,得到 3个有意义的基因 ,分别为人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多肽G(SNRPG)、癌基因Vav和人微球蛋白 1 (MCRS1 ) .结论 :从筛选到的这 3个分子的定位与功能来看 ,MINT分子的N端片段可以与小核RNA 蛋白复合体 (snRNPs) ,Vav,MCRS1和RBP Jκ等相互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 ,调控细胞周期 ,并可能影响RNA的加工与处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Estenia瓷树脂复合体的强度,并与其他几种树脂材料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冠桥树脂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stenia瓷树脂复合体体外模拟下颌第一磨牙单冠和第一磨牙缺失3个单位固定桥的形态,测试单冠的抗压强度和固定桥的抗弯强度,并与Artglass、Solidex、Targis3种树脂材料在相同实验方法下测试得到的结果作比较。结果:Estenia瓷树脂单冠的折裂最大载荷均值为600.20N,Estenia瓷树脂桥的折裂最大载荷均值为302.53N。结论:Estenia瓷树脂复合体的强度高于Artglass﹑Solidex和Targis树脂复合体。  相似文献   
44.
45.
王胜勤 《贵州医药》1997,21(2):109-109
笔者从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38例患者,126颗牙颈部模状缺损进行修复,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2岁。凡在牙齿的唇额面预部有表面光滑的两个平面相交或裂为组成的硬组织缺损均为楔状缺损[1]。所选择的牙均为牙髓活力测定正常的上颌牙。并分别在修复后3、6、12个月复查。2材料和方法材料采用Durafill釉质粘合剂和Durafill复合树脂(德国古沙材料厂)。光固化机为广州生产的LCU-1。材料使用方法按常规进行。牙体预备只在缺损的(切)壁釉质上作…  相似文献   
46.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内突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为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解剖、病理和影像学的研究.基于对鼻腔、鼻窦生理及病理学的新的认识,Naumann等人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这一解剖概念,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显微解剖及影像学研究对于鼻窦炎的病因、病理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术前的鼻窦CT扫描,已成为指导手术,预防并发症的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1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 窦口鼻道复合体又称中鼻道-前筛复合体,是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额隐窝、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前组和中组筛窦、额窦开口、上额窦开口以及鼻囟门等一系列结构.窦口鼻道复合体是侧重于鼻窦功能而命名的一个解剖名称,并没有明确的解剖边界和形态-实质上它是介于中鼻甲与下鼻甲之间,包含了前组副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开口及其向鼻腔  相似文献   
47.
光固化复台树脂是目前修复前牙体病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已广泛用于临床,修复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但是较长时间的修复效果仍为口腔科医生关注.现将我们对1986至l994年间的病例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慢性鼻窦炎及其发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开春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80-1982
长期以来对于慢性鼻窦炎的定义一直缺乏统一认识,这阻碍了人们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鼻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同时认识到慢性鼻窦炎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针对这些环节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定义慢性鼻窦炎的关键在于区分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现代观点认为区别急性与慢性疾病应根据病理学表现而非严格的时间考虑[1],故一些学者将慢性鼻窦炎定义为黏膜存在明显的、持续的、不可逆的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难以解决的疾病[…  相似文献   
49.
目前临床上楔状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玻璃离子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2].对于深达牙本质深层的缺损,充填后可能会出现牙髓刺激症状;有些缺损充填前已有牙本质敏感症状,充填后敏感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的甚至会引起牙髓炎,因为充填仅能隔绝刺激,而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脱敏剂-极固宁洞衬后,再以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并与常规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杓状软骨复合体为一功能体,包括杓状软骨及其附着结构。由于其解剖位置深在且结构复杂,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临床上行杓状软骨复合体手术有关入路包括喉前、经口和喉侧入路。本文从解剖基础和手术入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