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792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1350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379篇
  5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额肌筋脉复合体弓状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20例患者,在上睑重睑线处作皮肤切口,在切口上缘沿眼轮匝肌深面向眉下缘潜行分离,解剖出额肌筋膜复合体,下移与睑板上缘分中、内,外三点进行褥式缝合固定,按重睑术缝合切口。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形态功能良好17例,形态功能改善的3例。结论:额肌筋脉复合体弓状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操作简便,再连动力功能良好,术后上睑形态,重睑线流畅自然,并发症少,是一种优良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02.
周丹  梁晓伟 《吉林医学》2014,(9):1854-1855
目的:研究对比光固化复合树脂(light-cured composite,LCC)和化学固化复合树脂(Chemical-cured composite resin,CCCR)正畸托槽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正畸病患的上前牙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LCC黏接托槽以及CCCR黏接托槽进行处理,对比两个组别牙轴质脱矿情况以及托槽脱落情况。结果:LCC组抗剪强度为(17.46±7.05)MPa,显著高于CCCR组的(13.03±5.3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脱矿程度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托槽脱落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C抗剪强度更佳,托槽脱落率更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正>p120连环素(p120caten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其表达缺少或下降导致细胞分化丧失和具有侵袭性,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1]。其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p120catenin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构与功能及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进行讨论,为乳腺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 p120catenin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1 p120catenin在细胞中的定位与分子结构:连环蛋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86例,400颗楔状缺损牙,按号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0颗牙,A组采用可乐丽菲露AP-X充填;B组采用Densply Spectrum充填;C组采用Densply纳米树脂充填;D组采用3M ESPE Z350树脂充填。结果经6~48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充填成功牙数A组为91颗(91%),D组为82颗(82%),C组为85颗(85%),D组为94颗(94%)。结论可乐丽菲露AP-X、3M ESPE Z350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疗效满意,表面着色率低,美观、颜色逼真、边缘光滑无继发龋,对牙髓牙周均无刺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我院确诊头癣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4年6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头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35例头癣患者,其中脓癣25例 (71.4%),白癣和黑点癣各5例(14.3%)。28例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其中须癣毛癣菌复合体10例,断发毛癣菌7例,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犬小孢子菌3例,红色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各2例。结论: 我院确诊的头癣以脓癣为主,多见于0~10岁的儿童,最常见病原菌是须癣毛癣菌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乳腺美观度,以及3年后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乳腺美观度的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内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效果较佳,可以有效提高术后乳腺的美观度,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针对口腔美容修复中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6年12月牙科接受治疗的128例患者,均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实施塑性固化,对比不同牙科疾病的治疗结果,保持对患者1~6年的随访,观察分析长期效果。结果:45例前牙邻面龋患者治疗优秀36例(80.00%),总有效率91.11%;染色牙、四环素牙、斑釉牙40例患者治疗后优秀32例(80.00%),总有效率90.00%;15例颌面磨损患者治疗后优秀14例(93.33%),总有效率100%;15例折断牙患者治疗后优秀12例(80.00%),总有效率93.33%;8例牙缝间隙修补患者治疗后优秀7例(87.50%),总有效率100%;5例畸形牙患者治疗后优秀3例(60.00%),总有效率80.00%。其中颌面磨损修补优秀率最高,畸形牙修补优秀率最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共有10例失败,其中1例患者1年之后发生脱落,其余9例患者发生脱落时间为修复后5年。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用于口腔美容修复,总体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光固化复合树脂的选材较为简便,操作过程不复杂,安全性高,且长期效果不错,方便再次修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51-1352
目的:观察夹层技术充填深型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治疗的深型楔状缺损的患者63例共389颗患牙,根据所用充填物不同分为3组,夹层技术组27例共164颗患牙,采用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复合树脂组21例共128颗患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玻璃离子组15例共97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所有患者于充填1年后复诊,用失败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指标。结果:夹层技术组失败率(2.4%)明显低于复合树脂组(8.6%),复合树脂组失败率低于玻璃离子组(17.5%)。结论:采用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深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15例牙体病患者,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体病牙位与疗效关系进行分析,观察出现磨损,形态保持是否良好,有无出现变色,且与患者牙齿之间的契合度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在牙体病牙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能够对牙体病患者的充填物不造成磨损,与患者的牙齿之间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且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结论:在牙体病牙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话,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度,而且患者牙齿修复的固位效果也非常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修补根管侧穿、髓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68例根管侧穿、髓底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MTA实施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应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实施穿孔修补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76/8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60/84)](P<0.05)。穿孔直径<2 mm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8/48),显著高于穿孔直径≥2 mm患者[77.78%(28/36)](P<0.05)。医源性穿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7/47),显著高于龋源性穿孔患者[78.38%(29/37)](P<0.05)。结论 MTA修补根管侧穿、髓底穿孔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在穿孔直径<2 mm的患牙及医源性穿孔的患牙治疗方面具有极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