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76篇
预防医学   310篇
药学   477篇
  11篇
中国医学   87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先兆流产属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0%~15%,多数为早期流产[1]。先兆流产的治疗,因关系胚胎形成,胎儿发育及母体健康,称为临床诊治的难点。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并与单用西药组和传统中药口服加西药组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90例,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3.3岁。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先兆流产孕妇112例,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孕康口服液治疗,每次10 mL,每天3次,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β-HCG水平、腹痛缓解时间、腰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9.29%,比对比组的71.43%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水平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HCG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实验组的升高幅度比对比组大(P<0.05);实验组患者腹痛与腰痛缓解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比对比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与对比组的14.28%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治疗,可缩短腹痛与腰痛缓解时间,减少止血时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关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新生儿结局影响的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围新生儿结局作为治疗组,同期随机选取我院6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孕妇的围新生儿结局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试验对象围新生儿畸形、胎儿窘迫、巨大儿、足月低体质量儿、Apgar评分、围新生儿身长、体质量和活产儿等围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先兆流产围新生儿的结局,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安全可靠,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扩大样本数量进行长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54.
计文霞 《北方药学》2014,(10):53-54
目的:分析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门诊的11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达芙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93%(51/58)与对照组89.66%(52/58),其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21,P>0.05)。结论: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流产患者当中筛选出40例先兆流产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保胎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保胎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通过分析患者的流产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不采用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56.
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常见孕早期病症之一,不仅对孕妇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是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截至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如何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对该病症的治疗及后续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报道的先兆流产结局预测指标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阐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癌胚抗原125(CA125)、血清抑制素A等指标在先兆流产结局预测中的应用方法、作用及临床意义,以期给广大妇产科临床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将早孕先兆流产120例病例根据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保胎成功组78例、保胎失败组4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EMAb,β-HCG及黄体酮的含量,以评价早孕先兆流产的预后.结果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MAb阳性率,保胎成功组为7.69%,保胎失败组为38.10%,保胎成功组中EMAb阳性率低(P<0.0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β-HCG及黄体酮水平,在治疗前后保胎成功组均较保胎失败组高(P<0.05);两组患者经保胎治疗后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黄体酮无明显变化.结论 EMAb、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可更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滋肾疏肝宁心法联合黄体酮对肾虚肝郁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联合黄体酮保胎的优效性,同时观察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在妊娠早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估。方法:选择肾虚肝郁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单用黄体酮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以及血清PRL值的测定。结果:中药配合黄体酮组在改善主要症状、肝郁症状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及β-HCG值均有显著升高,血清PRL呈逐步上升趋势,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保胎成功者血清PRL上升趋势明显,保胎失败者血清PRL无明显变化或呈下降趋势。结论:滋肾疏肝宁心法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肝郁型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确切。血清PRL在妊娠早期呈上升趋势提示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估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以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20例/组.观察组给予患者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患者黄体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将2组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的血清孕酮值、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保胎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短,治疗后的血清孕酮值更高,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保胎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29-132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不同孕周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100例本院待产人群中孕早期无先兆流产症状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接触化学污染物、严重负面情绪、服用激素药物)、流产次数及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包括血瘀阻滞证、湿热内蕴证、阴虚血热证、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气亏虚证)。结果研究组不良生活习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流产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不同孕周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流产次数是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主要影响因素;孕妇的孕周和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密切关系,且肾气亏虚证是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中医证型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