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75篇
  免费   4524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耳鼻咽喉   535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899篇
口腔科学   430篇
临床医学   11499篇
内科学   207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540篇
特种医学   19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992篇
综合类   13475篇
预防医学   2437篇
眼科学   801篇
药学   5056篇
  46篇
中国医学   2367篇
肿瘤学   1506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106篇
  2022年   1402篇
  2021年   1431篇
  2020年   1476篇
  2019年   1031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1153篇
  2016年   1429篇
  2015年   1741篇
  2014年   3151篇
  2013年   3290篇
  2012年   4532篇
  2011年   4590篇
  2010年   4421篇
  2009年   4553篇
  2008年   4491篇
  2007年   3826篇
  2006年   3646篇
  2005年   3356篇
  2004年   2347篇
  2003年   1942篇
  2002年   1474篇
  2001年   1129篇
  2000年   823篇
  1999年   738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500篇
  1996年   375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issouri型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应用时注意事项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扫描的普遍应用,高压注射器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日趋普及,在各部位增强扫描时注射造影剂总量、注射速度及注射完造影剂后扫描时机的选择,对CT诊断、科研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对高压注射器的正确操作及对病人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评估对患者增强扫描的成功,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我院于2004年8月引进德国产missouri型CT专用高压注射器,它能确保最佳的造影剂注射,现将其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2.
肺不张是放射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况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肺癌与肺结核 ,但两者的处理与预后截然不同。作者比较了两种肺不张的影像特点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①肺癌组 :6 0例 ,男 4 6例 ,女 1 4例 ,年龄 (4 8± 1 5 )岁 ,病程 (5± 3)个月 ,均经病理学及 (或 )细胞学确认。②肺结核组 :4 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 8± 1 2 )岁 ,病程 (1 5± 6 )个月 ,均经细菌学证实 ,同时纤支镜活检排除肺癌。1 .2 影像学检查及观察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X线胸部正侧位摄片及CT扫描 ,其中增强扫描 2 0例。请放射科 3…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鼻咽癌颈静脉孔侵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初治和4例复发鼻咽癌伴颈静脉孔侵犯者的临床表现、CT及MRI特征。[结果]12例中,5例表现为Ⅸ ̄Ⅺ颅神经均麻痹的颈静脉孔综合征,7例仅表现为Ⅸ颅神经麻痹。12例,有10例合并舌下神经管受累,3例有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2例有一侧舌肌萎缩。CT及MRI显示鼻咽癌颈静脉孔侵犯主要有3种途径,分别为:①鼻咽病变通过茎突后间隙直接蔓延(4例,包括1例茎突后间隙复发);②转移淋巴结直接侵犯(4例,其中2例为咽后淋巴结转移,2例为颈动脉鞘淋巴结复发);③颈静脉孔骨性结构直接破坏(4例,其中1例为单纯颈静脉孔复发)。[结论]鼻咽癌可通过直接蔓延、咽后和颈动脉鞘区转移淋巴结侵犯及骨质直接破坏侵犯颈静脉孔,临床上出现Ⅸ ̄Ⅺ颅神经一支或多支均麻痹。CT和MRI,尤其是MRI对于病变的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和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时相扫描对肝细胞癌和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37例患者(肝癌16例,血管瘤21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37例平扫均发现低密度灶。肝细胞癌在动脉期75%有显著增强,呈高密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则呈低密度;血管瘤54%动脉期有典型增强表现,门静脉期100%有增强,24%全部填充,延迟期91%为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论:肝细胞癌和血管瘤在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中,各有其典型的CT表现,两者鉴别的关键是门静脉期。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CR,CT,E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E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CR诊断早期ANFH11髋,阳性率为47.8%,CT诊断早期ANFH14髋,阳性率为60.9%,ECT诊断诊断早期ANFH21髋,阳性率为91.3%,MRI诊断早期ANFH22髋,阳性率为95.7%。经统计学处理,X2=19.38,P<0.01,CR,CT,ECT和MRI四者敏感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而言,CR诊断敏感性较低,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ECT和MRI的敏感性高于CT及CR,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56.
最近提出的关于额叶功能的理论认为前额叶皮质,尤其是其背外侧面在确定适合一项特殊任务的一系列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在选择中使上述反应发生偏差。这些活动事实上是为任何类型的非常规任务而执行,而不考虑内容的差别。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解决“洞察力”问题的测试任务(即火柴杆算术作业),来验证Frith“塑造反应空间”假说的预测效力。从Knoblich等人对健康人不能解决火柴杆问题的解释和Frith关于额叶背外侧皮质作用的理论,作者推导出与直觉相左的预测,即对这些相对复杂的任务,外侧额叶皮质局部损伤的患者可能比1组健康受试者完成得更好。要求35例经CT或MRI扫描证实为单个局部脑损伤的患者(年龄为26—65岁)和23例健康受试者(年龄为34—62岁)完成火柴杆作业。研究结果似乎与理论上的预测相一致,虽然仅有43%的健康受试者能解决最困难的火柴杆问题(“C类”),但是却有82%的额叶外侧损伤患者完成了类似问题(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总之,对Frith和Knoblich等人理论的结合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57.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cia,PVL)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形式,并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主要是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的主要原因。其影像学表现与妊娠时间、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儿童期PVL是其后期改变。笔者分析了30例小儿PVL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
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肺炎暴发流行的胸部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对经过痰和咽试子标本,PCR,MIF检测证实的15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住院患者胸部X线和高分辨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均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干咳,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肺部呼吸音减低或细湿啰音4例(26.7%),出现明显肺部影像学表现10例(66.7%)。10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多发或单发以小叶为中心阴影和腺泡状结节影(100%),病变以两中、下肺叶,外、中带分布;以小叶分布的气腔实变和磨玻璃样阴影(分别为100%和40%)和支气管血管束增厚(90%)。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结论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具有群体发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相似的特征,早期CT检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病变大小、多少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9.
故障一:样品条码扫描系统故障。正常情况下,在仪器Standby状态,按下Start键后,样品条码扫描系统就会发出红光。问题之一,Start键后,条码扫描仪暂时亮,样本通过转盘转入后红灯灭,无法扫描;问题之二,启动后条码扫描仪就没有反应,红灯不亮。  相似文献   
60.
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肾肿瘤显像的关系。方法29例疑肾肿瘤患者行^11C-乙酸盐PET早期及延迟显像,其中22例1周内行^18F—FDG 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或CT、随访结果。患者静脉注射^11C-乙酸盐后即刻采集肾脏部位早期图像,以反映肾皮质血流灌注;10min后采集延迟图像,以反映^11C-乙酸盐在肾皮质内的代谢。观察^11C-乙酸盐在人体内的分布,并比较^11C-乙酸盐与^18F—FDG肾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分级的关系。结果^11C-乙酸盐在人体内以胰腺摄取最高,并可能经胰液分泌人肠道。肾皮质对^11C-乙酸盐摄取随时间而变化,延迟相大部分原发肾皮质肿瘤(13例中分级Ⅰ~Ⅱ为12例)对^11C-乙酸盐摄取高于正常肾皮质,阳性率为76.9%(10/13例);而^18F—FDG显像仅为30.8%(4/13例)。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C-乙酸盐显像阳性仅2例;其中5例行^18F—FDG显像,均阳性。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C-乙酸盐早期及延迟显像均清晰显示,2例输尿管炎症对^11C-乙酸盐无摄取。结论^11C-乙酸盐PET显像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皮质肿瘤显像阳性率较高,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