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2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与控制性低压灌注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9只,随机分为3组(n=103):对照组(Control组)、后处理组(Post-con组)和低压灌注组(LR组).2F Fogarty球囊导管阻断胸主动脉9min合并体循环低压40 mmHg(1 mmHg=0.133 kPa)诱导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期,Control组以平均动脉压(MAP)100mmHg迅速回灌;Post-con组进行3次30 s再灌/30 s阻断的操作;LR组MAP维持40 mmHg 3 min再升至100 mmHg.监测再灌30 min内脊髓相对血流量(rSCBF);测定再灌1、4、12、24 h腰骶部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评定大鼠后肢神经功能,观察脊髓腰段的病理改变.结果:后处理和低压灌注可改善再灌早期的高流量状态.与Control组比较,Post-con组于再灌1、4 h SOD、CAT活性上调,24 h内MDA含量降低,MPO活性下降(P<0.01).LR组MDA含量虽降低(P<0.05),但SOD、CAT活性无变化;MPO活性干再灌1,4 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Post-con及LR组再灌注24 h内神经功能皆明显好转,但LR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低干Post-con组.脊髓病理改变与行为学结果类似.结论:缺血后处理与控制性低压灌注皆可减轻大鼠脊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但由于缺血后处理可提高再灌注期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中性粒细胞堆积而具有更强的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孔径为0.2 μm的Al2O3陶瓷膜微滤澄清糖渴清复方水提液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分布,在其指导下得到行之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从而丰富中药领域陶瓷膜清洗技术理论.方法 以Darcy-Poiseuille定律为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同时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膜表面和断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 糖渴清复方的膜阻力主要集中在沉积层和浓差极化层,分别占总阻力的52.5%和34.4%,膜本身的阻力和堵孔阻力在总阻力所占的份额很小,分别为8.8%和4.3%.该结论与SEM图结果一致.污染膜依次经自来水低压清洗和超声清洗,膜通量恢复率为95%.方法 重现性好.结论 根据过程中过滤阻力分布的不同,从而选用合适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得到的结论对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集成了损伤控制手术、止血性复苏和允许性低压复苏原理的一套系统方法,是在救治严重创伤、大量失血患者时所应用的一种分期治疗的外科策略,旨在缩短首次救命手术时间以尽快纠正休克以及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待患者生理状态相对稳定,再行确切的创伤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养生》2015,(5):59
邮购价:198元从1999年开始研发,历经8年将中国传统中医知识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使用低压电源安全可靠。通电15分钟即可使玉石温度上升至50度到60度,玉+磁+远红外+温热形成复合能量,缓缓注入五脏六腑,从而起到神奇的健康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Meniett低压脉冲治疗仪对治疗梅尼埃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及万方数据库,搜索限于建库至2015年1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评价、提取、剔除/引用、最后再进行核对,应用review manager 5.2版软件对最后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4篇,中文文献1篇,共474例病例。符合Meta分析文献13篇,结果显示对平均纯音听阈的影响[MD=3.31,95%CI(1.29,5.33)],眩晕发作频率的影响[MD=6.81,95%CI(4.62,9.01)],AAO-HNS功能评分的影响[MD=0.63,95%CI (-4.13,5.39)]。结论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Meniett低压脉冲治疗仪是一种微创性、非结构破坏性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长期暴露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骨形态和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只10周龄的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每组8只。低压低氧组大鼠每天在低压低氧模拟氧舱中处理22 h,连续处理6周;对照组放置在正常大气压下,不作其他处理。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测并记录大鼠的进食、体质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右侧股骨长度;采用Micro-CT扫描测定大鼠右侧股骨远端干骺端皮质骨和骨小梁的微结构;计算骨组织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的分离度(Tb.Sp)。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压低氧处理2周到实验结束,低压低氧组大鼠的体质量始终小于对照组(P<0.05);低压低氧处理1周到实验结束,低压低氧组大鼠的进食量始终少于对照组(P<0.05);低压低氧组大鼠股骨长度及BV/TV、Tb.N、Tb.Th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Tb.Sp大于对照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低压低氧组骨小梁的微结构受损,骨量明显降低,空间排...  相似文献   
17.
18.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为体位性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可伴有眩晕、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症状。因其表现酷似颅内高压症,临床误诊率较高。笔者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将低颅压综合征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1病因与发病机制1.1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发病机制1938年,Schahenbrand[1]率先提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3种发病机制,包括脑脊液(CSF)漏、CSF生成减少、CSF吸收加快。目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已经肯定的病因是CSF漏[2]。过度用力、打喷嚏、以及不适当的推拿或物理治疗均可导致神经根蛛网膜破裂或脊膜撕裂,造成CSF漏。主要发生于脊髓各段,尤其以下颈段和上胸段多见,可能为机械刺激所致,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3]。1.2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颅脑创伤后脑脊液耳漏或鼻漏。(2)治疗过程中不恰当地应用脱水药物,在液体补充不足的情况下易发生颅内低压。过度换气、低钠血症时也易发生低颅压综合征。(3)硬膜外穿刺常用于手术麻醉或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颈椎及腰椎间盘脱出,刺破硬脊膜后CSF漏出,若漏出速度超过脉络丛滤出CSF的速度,即可导致颅内低压。2临床表现2.1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低压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频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总蛋白(TP)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和低压缺氧2组。常压常氧组动物于重庆地区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将低压缺氧组动物置低压舱61 kPa环境放置72 h后开始实验。以3.6 mg/kg氰化钠皮下注射染毒,用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呼吸频率。制备BALF,测定BALF中细胞数,Lowery法测TP含量。结果低压缺氧致动物呼吸频率加快,但无统计学意义。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显著升高。低压缺氧动物NaCN中毒后呼吸频率及BALF中细胞数和TP含量进一步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压缺氧加重NaCN中毒对大鼠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38年Schaltenbrand第一次描述1例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病例以来,该病症逐渐为人们认识。颅内低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症状(直立位出现或加重,平卧位减轻或消失),同时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报道的本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表现越来越多,并使其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就其影像学特点及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1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是诊断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主要依据,脑脊液压力降低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