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54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979篇
综合类   1048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55篇
  3篇
中国医学   99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林伟 《中外医疗》2008,27(30):78-78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治疗先天性膝关节过伸和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膝关节过伸和脱位5例.结果 4例随访6~18月,膝关节过伸畸形均得到矫正,膝关节屈伸正常.结论 先天性膝关节过仲和脱位越早期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2.
伸梗獐牙菜的甙类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伸梗獐牙菜的乙醇撮物中分得7个甘类成分,经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m-hydroxybenzoylsweroside,I),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Ⅱ),(+)-hydroxyinoresinol-1-O-β-D-giucoside(Ⅲ),8-O-β-D-葡萄糖-1,3,5-三羟基Sheng酮(8-O-β-D-gilucopyranosy1-1,3,5-trihy  相似文献   
103.
2009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微创套管定位针刀术治疗重症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5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2例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41~50岁19例,51~60岁24例,60~70岁9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年,平均3个月。临床表现为腕部桡侧酸痛,疼痛放射至左前臂,拇指屈伸时疼痛,查桡骨茎突下方可摸到豆大硬结、压痛,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试验)阳性,X线提示腕关节诸骨未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传统中医针刺及灸法与物理因子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联合运用针对偏瘫手功能的恢复特别是腕关节背伸及手指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中医针刺及灸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因子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治疗后采用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iEM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腕指关节活动度(ROM)和肌力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iEMG、ADL Barthel指数评分、ROM和肌力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联合物理因子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可明显改善偏瘫手功能的恢复,特别是腕关节背伸及手指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提高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和外固定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方法:自1999~2004年采用拔伸牵引旋转捺正前顶后拉屈肘方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9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5年,优83例,对位良好,伸屈功能正常,无肘内翻;良9例,对位1/2以上,伸屈范围较正常小于30°以内;差4例,伸屈范围较正常小于30°以上或肘内翻15°以上,发生率4%,优良率达96%。结论该手法整复和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引颈拔伸指压手法结合牵引改善颈椎反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有颈曲改变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组和常规牵引对照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后颈椎C值的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法结合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C值差为6.66±3.79mm;单纯牵引组C值差为3.89±2.44mm,两组C值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颈拔伸指压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颈椎反曲的改善有确切效果,可以作为改善颈椎反曲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正>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提腕压肘法配合外用膏药治疗4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20~65岁;病程1~37小时,其中喙突下型28例,盂下型18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9例.诊断标准:有明确外伤史,息肩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初始剂量5 mg/次,3次/d;而后每隔3 d增加5 mg/次,直至维持剂量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伸筋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手肿胀程度、手背侧皮肤温差、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6%、9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疼痛VAS评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U-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U-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中各领域评分及总体生存质量、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肢体疼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防止肘内翻疗效。方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06例,治疗组105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01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骨折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出现肘内翻,内翻角度≤5°。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加以旋前位石膏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效率显著,并有效的防止肘内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与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4例肘内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治疗儿童肘内翻16例(A组),男童13例,女童3例,左侧9例,右侧7例,年龄(7. 3±2. 1)岁;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18例(B组),男童12例,女童6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年龄(8. 2±1. 9)岁。术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了15个月至8年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39个月。对两组患儿术中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肘关节功能按改良的Flynn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与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外固定术比较,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肘内翻手术时间更短[(0. 9±0. 2) h vs.(1. 8±0. 3) h],完全愈合时间更短[(28±4. 5) d vs.(48. 5±3. 9) d],拆内、外固定耗时更短[(31. 4±5. 7) min vs.(1±0. 14) min)],但手术切口更大[(3. 8±1. 1) cm vs.(1. 5±0. 9) cm],术中出血量更多[(25. 4±2. 5) m L vs.(10. 4±1. 5) 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组中有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为神经挫伤,1例为针道感染,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组中有4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挫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2,P 0. 05);两组预后优良率分别为93. 75%和94.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7,P 0. 05)。经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治疗,术前提携角肘内翻(15. 2±2. 4)°,术后提携角外翻(11. 2±1. 5)°。经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前提携角为内翻(16. 3±1. 9)°,术后为提携角外翻(10. 8±1. 7)°。两组手术前后提携角的纠正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和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的临床疗效相同;Ilizarov外固定在外观瘢痕、外侧髁异常膨大方面有优势;但单纯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在手术时间、截骨完全愈合时间、取内固定耗时、术后护理等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