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2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0篇 |
内科学 | 30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222篇 |
预防医学 | 8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15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42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风在古代是四大难症之一,现如今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后遗症很难治愈,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古代医家认为内虚风袭是中风病病机核心,现代中医大家王永炎院士进一步创新中风病机,提出了“毒邪致风论”,但尚不能解释中风前驱期如类中风期病机,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学说是对毒邪致风病机的新补充,填补了中风前驱期病机空白。同时,笔者结合中风临床发现,卫气营血的顺逆传变契合中风病机与分期变化。本文通过从正虚伏毒、毒侵肺卫、毒壅气分、毒燔气营、毒盛破血等不同层次阐述中风前驱期及进展期的病理演变,并引入了未病先防、宣利解毒、凉营清热、解毒活血等相关治法,中风后期病理演变则以正虚毒滞,余毒流窜,损伤气血为主,治疗大法不离补虚培元,解毒除滞,同时注意补虚需忌壅,祛邪需护阴,重视气血理论在脑神化生、肢体灵巧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一系列创新中风诊疗新思路,以期为同道所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哮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哮喘贴“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以哮喘贴(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于夏季初伏、中伏、末伏选择天突、定喘、腧俞等穴各贴1d,每年3次。护理中要加强情志、饮食及局部护理。结果:治疗1个疗程与3个疗程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后者高于前者。结论:哮喘贴夏季贴敷穴位治疗哮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从本院医院信息系统跟踪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期间使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的125例患者,由临床药师跟踪及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合理性。结果 125例患者中,男39例,女86例,男女比例为1∶2.2;年龄最大86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8.22岁;其中年龄≥60岁患者25例,年龄<18岁患者19例。125例患者中26例患者在使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占比为20.80%;89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占比为71.20%;104例患者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占比为83.20%。125例患者中有61例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联合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48.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胃肠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肝功能、心脏系统。联合用药时间≤14 d及联合用药时间>14 d,不同性别、是否首次住院、是否联合抗抑郁药以及是否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5.
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引用《黄帝内经》的“膜原”概念,来解释当时疫病的侵袭途径、病理特点、传变规律,以及创立“邪伏膜原”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来,后世医家对于膜原这一部位也予以重视,对邪伏膜原的理论研究也较多。经过诸多医家的发挥、充实,使邪伏膜原的理论不断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金贝止咳合剂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治疗组用金贝止咳合剂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咳嗽症状VAS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观察指标(hs-CRP、IgE、EOS及EC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贝止咳合剂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7.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多将四联治疗方案作为一线根除方案,但四联方案的副作用、细菌耐药率升高等问题被广泛关注。富马酸伏诺拉生是一种新型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药,其具有起效迅速、抑酸充分、半衰期长等特点。目前已发表的部分研究表明基于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根除方案耐受性良好,根除率与目前指南推荐的一线方案相当。随着克拉霉素耐药率逐年升高,最新的研究发现基于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的二联根除方案疗效不劣于三联根除方案,且二联根除方案对肠道菌群影响更小。本文主要回顾近年来发表的基于富马酸伏诺拉生的幽门螺杆菌二联/三联根除方案疗效,并探讨其优势及可能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伏诺拉生与伊托必利片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R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伊托必利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接受伏诺拉生+伊托必利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并比较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5.00%(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GERD患者应用伏诺拉生与伊托必利片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减轻食管黏膜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中医有“怪病治痰”之说,许多医家皆有医案记载。笔者仅选3例,以为佐证。背寒案患者,男,35岁,1993年3月4日就诊。自诉背寒月余。10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虽经治愈,但遗有微咳一症,每遇寒冷即加重,易感冒且病程长而难愈。1个月前出现背寒在肺俞至膈俞之间,如掌大,冷如置冰,得暖则减,昼轻夜重,局部有紧皱感。舌淡苔自润,脉沉紧。诊为脾肺阳虚,寒饮内伏。治宜温脾暖肺,散寒蠲饮。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茯苓15g,甘草9g,干姜9g,细辛5g,五味子5g,附子(先煎)6g。5剂煎服。二诊背寒减半,余症减轻,继服10剂而愈。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