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4篇
  免费   2954篇
  国内免费   2271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561篇
妇产科学   326篇
基础医学   1201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5309篇
内科学   5825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603篇
特种医学   1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258篇
综合类   11524篇
预防医学   6011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6574篇
  70篇
中国医学   5762篇
肿瘤学   845篇
  2024年   646篇
  2023年   1904篇
  2022年   1564篇
  2021年   1797篇
  2020年   1373篇
  2019年   1386篇
  2018年   769篇
  2017年   1218篇
  2016年   1255篇
  2015年   1426篇
  2014年   2070篇
  2013年   1970篇
  2012年   2601篇
  2011年   2820篇
  2010年   2938篇
  2009年   2681篇
  2008年   2946篇
  2007年   2630篇
  2006年   2470篇
  2005年   2468篇
  2004年   1672篇
  2003年   1326篇
  2002年   1023篇
  2001年   959篇
  2000年   694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540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410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禚洪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56-15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腹内脂肪和肾功能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2011年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腹内脂肪厚度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腹内脂肪厚度和尿微量白蛋白(MAU)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体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T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腹内脂肪厚度,调节血脂,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内脏脂肪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不同时相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miR-711-Sp1通路表达谱与心脏纤维化病理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Real-time PCR法评价大鼠心脏miR-711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评价大鼠心脏Sp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脏纤维化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2d,梗死区miR-711表达无明显变化,Sp1表达下调,纤维组织减少;梗死周边区miR-711表达显著上调(P<0.01),Sp1表达无明显变化,纤维组织无明显变化。梗死后7d,梗死区miR-711表达显著下调(P<0.01),Sp1表达回升至对照水平,纤维组织开始增加;梗死周边区miR-711表达回降至对照水平,Sp1表达无明显变化,纤维组织增加不明显。梗死后14d,miR-711表达显著下调(P<0.01),Sp1表达显著上调(P<0.01),纤维组织明显增多;梗死周边区miR-711表达显著下调(P<0.05),Sp1表达显著上调(P<0.01),纤维组织沉积显著增加。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区域不同时相,miR-711-Sp1及纤维化表达呈动态相关表达。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孕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饮食对仔代生长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雌性小鼠受孕后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高蛋白饮食组(H)。母鼠分娩后,每组再随机分成两组(C)组、(H)组,即CC、CH、HC和HH。孕18d(GD18)剖杀孕鼠,测量仔鼠和胎盘重量以及胎盘组织中养分转运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仔鼠出生后1d(PND1)至PND21,每3d测量体质量,于PND21处死,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GD18时点,H组胎体比低于C组(P0.01);H组胎盘脂肪酸转运体CD36(P0.001)、胎盘葡萄糖转运体GLUT2(P=0.004)基因和GLUT2蛋白(P0.0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哺乳期仔鼠体重HC组高于其他三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ND14时点,CC组仔鼠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HC组和HH组(P0.05);CC组仔鼠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PND21时点,CC组仔鼠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HC组和CH组(P0.05);CC组和HC组仔鼠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CH组(P0.05)。结论孕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饮食引起仔代TG、TC等血清学指标的改变;通过影响胎盘转运率,上调胎盘养分转运体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仔代生长、代谢。[营养学报,2019,41(2):139-144]  相似文献   
994.
背景:最近研究发现微小RNA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总结探讨微小RNA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作用,全面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机制,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微小RNA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而影响骨代谢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icroRNA,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etabolism",中文检索词为"微小RN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代谢"。根据纳入标准保留30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微小RNA通过对多种转录因子、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影响着间充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运用高通量技术筛选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相关的特异性微小RNA,研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异常所致的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等发病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作用。微小RN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骨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正>药物成瘾是以强迫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成瘾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各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谷氨酸(Glu)能神经元在药物成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在各种药物滥用、觅药行为以及逆转因药物成瘾而导致的认知障碍中都有调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0-1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NLR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检查发现患有代谢综合征合并结直肠腺瘤并行内镜下切除的152例患者资料,回顾患者病历,记录并比较相关临床信息。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腺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分和NLR水平与腺瘤复发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疾病发生中高风险、NLR≥2.05、使用降糖药物、合并NAFLD、首次肠镜检查间隔时间1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其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而长期运动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冠心病评分中高风险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且腺瘤复发的风险随着NLR水平的升高而递增。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和NLR水平升高可协同增加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617名40岁及以上人员代谢综合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究代谢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以更好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来该院做健康体检的617名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抽调对象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为16.4%(101/617).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钠饮食、吸烟、BMI.结论:参与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较多,代谢综合征通过合理饮食、健康生活习惯能有效规避,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8.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改善去势大鼠骨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提高大鼠骨力学性能及BMD,预防骨量丢失。针灸的以上作用与针灸从整体调节去势大鼠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提高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调节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降低骨转换率等密不可分。但其机制研究仍停留在较表浅的层面,还未深入到基因水平,应加强针灸对PMOP骨破坏或骨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Dear Edit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metabolite contents in a med- icinal plant vary in nature, which may impact on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Bergenia (Saxifragaceae) is an evergreen perennial herb wide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 with about 30 species reported worldwide. It grows at a range of altitudes from the Khasia hills at 400 feet to the temperate Himalayas from Kashmir to Bhutan at 7,000-10,000 feet. Its distribution over a wide range of altitudinal zones makes it a good candidate for studying variations in its metabolic profiles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Bergenin (C-glycoside of 4-O-methyl gallic acid)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tent 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 in Bergenia and othe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constituents including, among others, gallic acid (3,4,5 trihydroxybenzoic acid), (+) catechin, and gallicin (Fig. 1).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包括健康知识教育干预,饮食干预,生活行为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以及随访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FPG、2 hPG、HbAlc以及TC四项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躯体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者四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各组数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