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6篇
  免费   1722篇
  国内免费   593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3193篇
内科学   1956篇
皮肤病学   682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4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46篇
综合类   8305篇
预防医学   1415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9634篇
  120篇
中国医学   1826篇
肿瘤学   2269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16篇
  2022年   892篇
  2021年   1240篇
  2020年   1175篇
  2019年   1498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1357篇
  2016年   1275篇
  2015年   1352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2010篇
  2012年   2403篇
  2011年   2433篇
  2010年   2089篇
  2009年   1852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303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试验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血能力、血清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肿瘤相关物质群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造血功能及血清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均为单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和实验组(采用氯雷他定+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两组,每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均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泪...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毕给予喷他佐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氧饱和度(SpO2),分析两组苏醒期Ramsay评分、躁动评分、CRB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T3、T4时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4.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例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25mg/m^2第1~3天,21d为1个周期。结果15例患者中CR4例(26.7%),PR6例(40.0%),SD4例(26.7%),PD1例(6.6%),完全缓解率66.7%,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5.
目的分析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6.
2002年3月~2006年8月间,我们应用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下同)联合卡铂(carboplatin,Carbo)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探讨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确诊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试验组):40例患者口服江苏豪森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45.50mg/(m^2-d),第1、8、15天服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1—14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注射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对照组):40例患者,长春瑞滨(江苏豪森)25mg/(m^2·d)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1-14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患者80例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42.5%,1年生存率为45.0%,中位进展时间4.7月,中位生存时间11.0月;对照组有效率为37.5%,1年生存率为42.5%,中位进展时间4.6月,中位生存时间10.6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Ⅲ/IV便秘、局部静脉炎、HB下降、WBC下降、ANC下降、总Ⅲ/IV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与静脉剂型疗效一致,并且在毒副反应上,口服长春瑞滨明显较静脉剂型轻,并且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相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 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大鼠的血压、心率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氧化损伤而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9.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治疗对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莫昔芬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代谢、血脂、骨密度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CT)、骨碱性磷酸酶(BALP)均高于对照组,骨钙素(BG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后ER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治疗,在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0.
目的:研究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厦门市同安区汀溪卫生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ES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性眩晕综合征患者采用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