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5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71篇 |
基础医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119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68篇 |
综合类 | 353篇 |
预防医学 | 20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5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perm, AID)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治疗的191例PCOS患者(240个AID治疗周期)。根据患者采用的促排卵药物将其分为3组,其中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 CC)组92例、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组53例以及来曲唑(letrozole, LE)组46例,比较3组优势卵泡数、优势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 (1) Gn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10.85±1.68)mm、(1.70±1.21)]优于CC组[(9.84±1.62)mm、(1.31±0.53)]和LE组[(9.92±1.47)mm、(1.16±0.37)](P<0.05);(2) 3组间的优势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形态、临床妊娠率、活产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人工授精对接受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孕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于该院接受夫精人工授精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130例。分别对所有患者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结合率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值将患者分为A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结合率≥65%)61例,B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结合率65%)69例。分别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并对比妊娠成功与失败患者的血清h CG、孕酮水平。结果 A组妊娠成功率27.87%高于B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活产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成功患者血清h CG及孕酮水平分别为(272.5±40.5)U/L、(41.3±8.1)ng/ml,均高于妊娠失败患者的(8.3±1.4)U/L、(10.4±4.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可有效反映精子活动力,且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结合率越高,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成功率也就越高。而通过对患者的血清h CG、孕酮水平进行检查可有效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精液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需要IUI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IUI治疗的511对不孕症夫妇,共完成1090个周期。比较分析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前向精子运动总数(TMS)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总数(PTMS)与IUI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1090个IUI周期共获得130个妊娠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1.93%,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TMS、PTMS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IUI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各项精液参数与IU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4.
17.98%vs 13.51%)、促排卵的3组方案之间(CC组16.48%、CC+hMG组21.51%、hMG组13.64%);2次IUI和1次IUI之间(16.36%vs 16.81%),排卵前1次和排卵后1次之间(11.32%vs21.21%),IUI治疗1周期和2周期及以上(16.36% vs 16.81%)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I更适用于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授精时机是影响妊娠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7年1月期间在本中心就诊的388对夫妇实施的588个AID治疗周期,探讨AID成功率与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每周期AID治疗次数、AID实施周期数以及冷冻精液处理方法的关系。结果:35岁以上妇女AID治疗成功率明显下降(P<0.05);不孕年限对AID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不孕年限超过12年的成功率显著低于6年以下的妇女(P<0.05);每周期行2次AID的成功率高于单次,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ID超过3个周期以上成功率显著低于1~3个周期(P<0.05);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上游法处理冷冻精液对成功率影响显著(P<0.05)。结论:①无精子不孕患者应首先进行AID;②不孕妇女的年龄、不孕年限、冷冻精液的处理方法是影响AID成功率的重要因素;③AID妊娠率随女性患者年龄增长和不孕年限的延长而下降;④单纯增加授精频率和授精周期并不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方案进行IUI治疗的665对患者(共1 42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多胎妊娠率分别是0.00%和1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周期对IUI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降低多胎妊娠率,也许是IUI治疗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方法:将AIH周期中诱发排卵后48h的LUF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阴道超声下卵泡穿刺(Follicle puncture,FP)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重复注射。结果:穿刺组排卵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HCG重复注射组(P<0.01)。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卵泡穿刺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注射均为治疗LUFS的有效方法,卵泡穿刺法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及继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1038例患者(年龄<40岁)的1657周期资料以及继用IVF-ET助孕的384例临床资料。结果:接受AIH患者临床妊娠率13.88%(230/1657),年龄、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通畅及助孕周期各组间妊娠率无差异(P>0.05),继发不孕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P<0.05),注入精子数量(10~20)×106组妊娠率最高(P<0.05)。继用IVF-ET助孕妊娠率52.34%(201/384),根据AIH助孕失败次数分组,各组内Gn用量、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40岁患者行AIH时,其不孕类型、注入精子数量是影响治疗妊娠的重要因素。根据患者年龄和不孕年限行AIH治疗不宜超过3周,年龄较大、不孕年限较长患者可提前继用IVF-ET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90.
中西药及筛选精子IUI治疗免疫性不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中药二仙汤、西药强的松联合用药及筛选丈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等方法治疗抗精子抗体(ASA)阳性引起的免疫性不育症。采用微量浅盘凝集试验(TAT)、精子制动试验(SI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混合抗球蛋白反应(MAR)等一系列ASA检测方法检测不育患者血清、精浆及宫颈粘液中的ASA。中药二仙汤有活血化瘀及行气利水之功效,辅以小剂量类固醇药物,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分解代谢,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抑制精子抗体的形成和补体介导的精子细胞毒作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免疫性不育症,ASA转阴率达98.1%,妊娠率为56.5%。浮游沉积法(MS)筛选精子对精液ASA阳性患者有效,ASA消失率达83.7%。MS法筛选精子IUI对宫颈粘液ASA阳性患者有效,妊娠率达33.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