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72篇
  免费   7165篇
  国内免费   5317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667篇
妇产科学   545篇
基础医学   6691篇
口腔科学   1025篇
临床医学   6646篇
内科学   6283篇
皮肤病学   524篇
神经病学   1828篇
特种医学   15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95篇
综合类   23312篇
预防医学   4619篇
眼科学   554篇
药学   13146篇
  168篇
中国医学   14506篇
肿瘤学   4065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473篇
  2023年   4328篇
  2022年   4705篇
  2021年   5351篇
  2020年   3810篇
  2019年   3588篇
  2018年   2079篇
  2017年   2972篇
  2016年   3034篇
  2015年   2951篇
  2014年   3888篇
  2013年   3865篇
  2012年   5041篇
  2011年   5019篇
  2010年   4117篇
  2009年   3907篇
  2008年   4096篇
  2007年   3360篇
  2006年   3196篇
  2005年   3485篇
  2004年   2594篇
  2003年   2266篇
  2002年   1702篇
  2001年   1557篇
  2000年   1220篇
  1999年   948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746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643篇
  1994年   566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2):I0003
【有效成分】本品每10ml含总皂苷不少于1.2mg,黄芪甲苷不少于0.04mg,总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35.0mg。  相似文献   
942.
众所周知,黄芪是肾病科患者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但黄芪对于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所有的肾病患者都适用。肾病科患者应本着辨证的原则正确运用黄芪。那么,肾病患者究竟该如何选用黄芪呢?凡是辨证属于肺脾气虚的肾病患者都可考虑用黄芪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自  相似文献   
943.
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蕾,广泛分布于湖南、河南、广东等省。具有解酒醒脾的功效,主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等症。葛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1]。药理研究发现,葛花所含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酒  相似文献   
944.
目的通过比较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人工四倍体植株和普通二倍体植株在抗性相关指标及薯蓣皂苷元量方面的差异,探索药用盾叶薯蓣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经鉴定确认的3个不同株系四倍体盾叶薯蓣为材料,以二倍体原种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P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根状茎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四倍体植株SOD、PPO、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的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幅度最大为二倍体原种的27%。结论人工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量高,其生理指标也显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高产、高薯蓣皂苷元量薯蓣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45.
薯蓣属D ioscorea L.是薯蓣科中最大的一属,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我国和墨西哥为主产国。其中穿山龙D.n ippon ica M ak.,黄山药D.p an-tha ica P rain et Burk.和山药D.opposita Thunb.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均以根茎入药。穿山龙和黄山药有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穿山龙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1]。黄山药可治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牛马炭疽等病[2]。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  相似文献   
946.
目的研究种植人参生长期施用多菌灵后,农药在人参叶、茎与根部的动态降解试验及人参药材中的残留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试验期所采集的样品中多菌灵农药的量。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处理,Y=-0.1207X 5.1424,r=0.974(多菌灵0.5%);Y=-0.106X 4.3275,r=0.973(多菌灵0.2%),半衰期分别为多菌灵0.5%为6.61d,多菌灵0.2%为5.94d。结论多菌灵在人参茎叶中的动态曲线符合直线方程lnC=lnC0-kt,人参根部的多菌灵农药动态降解在15~20d内已全部降解。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以HeLa细胞为模型,观察从苦参中提取的槐果碱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CVB3m)的作用.方法 ①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槐果碱对HeLa细胞的毒性.②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观察槐果碱体外抗CVB3m作用.③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观察槐果碱对CVB3m感染的HeLa细胞的保护作用:在96孔板上种植HeLa细胞并予CVB3m吸附1 h,加入不同浓度的槐果碱,并设立病毒、细胞、槐果碱对照,培养15 h后以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比较各组细胞能量代谢率和细胞存活数.结果 ①槐果碱稀释到<391 μg/mL,对HeLa细胞无毒性;≥783 μg/mL引起HeLa细胞CPE.②槐果碱6.25 ~ 50 μg/mL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减轻CPE;>100 μg/mL反而会加重、加快CPE.③槐果碱1.56 ~ 25 μg/mL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得细胞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存活数较病毒对照组增加(P<0.05);槐果碱在50、100 μg/mL时反而加重病毒对细胞的抑制,使细胞存活数、细胞代谢率较病毒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槐果碱在体外有抗CVB3m作用,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8.
由大肠杆菌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一种抗内皮细胞生长工程蛋白(A nti-ang iogen ic agent,简称3A)经变性,Sephacry l S-100 HR柱复性,SP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吸附纯化,SephadexG-25脱盐,获得复性率为53.47%,HPLC纯度为92.52%的3A活性蛋白。以猪髋动脉内皮细胞为受检细胞,表明纯化蛋白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特性。  相似文献   
949.
Lee  EB  王迎庆 《医学教育探索》2006,(6):265-265
前期研究显示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Seem.根的提取物对大鼠有抗分泌和抗胃损伤作用。作者以生物活性为导向,从辽东楤木根皮中分离出抗溃疡活性成分——楤木皂苷A,并研究了该化合物对几种胃溃疡模型的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950.
龙葵全草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龙葵Solanum nigrum全草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ODS开放柱色谱及反相HPLC等手段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龙葵全草60%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吸附,获得的60%乙醇洗脱部分再经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及波谱分析确定这些化合物结构分别为uttroside B(Ⅰ)、uttroside A(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Δ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Ⅲ)、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呋甾-Δ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5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Ⅴ)、5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呋甾-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dumoside(Ⅶ)、5α,20S-3β,16β-二醇-孕甾-22-羧酸-(22,16)-内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