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37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157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神"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我国先秦、两汉文化中,"神"的概念以巫术、神学思想为主,如<周礼@大宗伯@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皆天神也."  相似文献   
993.
更年期综合征治宜补肾人的生、长、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因是肾气衰,冲、任二脉功能减退,出现阴阳不平衡状态。妇女到了五十岁左右,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足以说明肾与妇女的月经、生殖、衰老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当以补肾,调冲任为主。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首要问题是补肾。男性更年期正是“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内涵的分析及对常用中医理论数字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对比,认为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可选择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常用数学方法,即粗糙集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中的粗糙集和关联规则不需先验知识,可以直接从数据中挖掘规则,有效处理不完整数据,符合五脏相关理论的特点和要求。以此建立五脏相关的数学模型,模拟中医专家的诊断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冠心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五脏虚衰,以心肾气虚为主。五脏虚衰及相互影响,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构成了复杂的病理过程,而心肾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标实是在五脏虚衰的基础上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它们是致痛的主要原因。益气补肾,活血通脉化痰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求明代医家薛铠、薛己治疗小儿疳证的学术思想。[方法]以薛铠、薛己合著的儿科著作《保婴撮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其他医家著作,分析薛氏父子论治小儿疳证的学术思想。[结果]薛氏父子继承前人治疗小儿疳证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并加以发挥,认为疳证症状虽多,但辨证要点仍以五脏为主,将疳证分为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五类,即五疳。针对小儿疳证脾胃失调的特点,提出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脾胃。同时父子二人认为治疗小儿疳证固本需与治疳并重,不可忽视标本兼治的重要性。[结论]治疗小儿疳证,薛氏父子强调辨明五脏为要点、调补脾胃为主、固本与治疳并重,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治疗现代小儿疳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97.
从以五脏为中心、食物性能、顺应自然等理论出发,以节饮食、适寒湿、合理搭配、谨和五味、三因制宜为原则,论述了中医营养食疗学的理论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抑郁症在中医学属于“郁证”范畴,临床常表现为持续心境低落等神志活动异常。中医认为人的神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事物和刺激所作的反应,基于“精气化神”理论,人体内脏腑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而脏腑精气充足是神志活动正常表达的重要条件。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疏肝调神整合方案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方案中通过针刺、精灸、刺络、埋针等手法作用于腹背部特定穴位以达调补五脏六腑精气,充养神志之效,使神志活动得以恢复正常,达到治疗抑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初步探讨了明代医学汪绮石《理虚元鉴》对五脏相互联系的认识,认为《理虚元鉴》虽是虚劳专著,但全书贯穿着中医学的整体观,在病因认识、病机分析、治疗定位、预防措施和遣方用药等方面皆着眼人体五脏系统的整体联系,并提出"中和为治"——调和五脏相互关系的治疗原则,理法方药齐备,其启发岐黄后学业者不止虚劳一门;汪氏博采诸家所长而不偏执一家之说,在前贤主脾、主肾的基础上,参以自己诊治虚劳的经验而详于是论肺,重视五脏相互关联,学术理论自成体系,可供后学者临证记取和效法。  相似文献   
1000.
姜洪玉 《山西中医》2009,25(3):33-34
分析《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关于五藏阴阳的论述,认为“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有错讹之处;其原因为传抄失误造成;所论五藏阴阳属性是指与四(五)时的关系而言,而与十二经脉、五藏的位置无关;应改为肺为阴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