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37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157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该篇巧用风寒以别阴阳,突出脏腑辨证大纲;论述三焦竭热积聚,奠定三焦辨证基础;阐发神志失常病机,重视形神合一整体,这些在《金匮要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内在健康表现在外表的美丽.许多女性面色无华、晦白或灰暗、肌肤粗糙、斑点多多.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其憔悴之态。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使容颜不衰。  相似文献   
13.
从"五脏相关"论治疑难病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华 《中医杂志》2007,48(4):335-335
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曾说过:“研古渐深方悟细,临证愈久始知难。”的确,临床疾病众多,证候错综复杂。笔者依据《内经》“五脏相关,移皆有次”之旨,辨治疑难病,略有体会,今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飨同道,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中老年人除加强体育锻炼外,若再配合进行眼部自我按摩,可以保护视力,推迟眼睛老花。  相似文献   
15.
谈《金匮》五脏水的临床意义厦门市中医院(361001)林永发厦门市中山医院(361003)刘丽琼关键词金匮要略,五脏,水肿,辩证论治水肿的辨治,现大多依据朱丹溪之说以阴水、阳水为辩证基础。实践表明,五脏病变都能发生水肿,而且各有特定病因,临床表现各有...  相似文献   
16.
消渴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依其病因及临床证候之不同, 而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病名,如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在《内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载于《伤寒杂病论》厥阴篇,历代医家多认为其有温脏安蛔之功,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自清代医家柯琴提出其为厥阴病之主方后乌梅丸才被医家重视,其临床应用亦得以拓展。乌梅丸证之成因,实则归于厥阴风木气运失常,阴阳不相顺接,而非仅为蛔虫内扰所致。以《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分析六经之功能,并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可证“阴枢”实为厥阴,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有顺接阴阳之功,故其可治疗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之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二者同源,均参考了《汤液经法》所载内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补泻诸方及救逆方之组成有规律可寻,均依文中所载“汤液经法图”而成,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该文通过探索“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及药物五行归属,以“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剖析乌梅丸,可证乌梅丸主要作用于肝、脾、心三脏,依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此三脏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故以乌梅丸论治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所致之情志病有据可循,文末亦列举概述近年乌梅丸治疗情志病的报道。该文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情志病提供了思路及依据,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古方亦能为今用。  相似文献   
18.
周天心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五十多年,其儿科诊疗经验为:欲知小儿疾病,诊法尤重望诊;记诵小儿特点,推崇五脏辩证;治必及时果敢,用药审慎精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汗与五脏、营卫的关系,探讨自汗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皆有汗,汗之本为心,汗之化为肾,汗之出为肺,汗之源为脾胃,汗之调为肝。又必以营卫调和为要,汗出方能有节。五脏功能失调、营卫失和均可致自汗。故提出“调畅五脏、调和营卫”的自汗证治则及处方用药,通过典型临床病案,进一步阐释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认为多汗症与五脏功能失常有关,脾胃不和是其关键病机,提出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观点辨治多汗症。临证自拟安脾胃经验方作为基础方以健脾和胃止汗,同时根据多汗症不同的症状表现辨证论治。针对心、肺、肾、肝四脏功能失常所致的多汗症,心病者配合养心清心法以敛汗,常合用桂枝甘草汤或当归六黄汤加减;肺病者配合益肺泻热法以固汗,常合用玉屏风散或泻白散加减;肾病者配合补肾滋阴法以摄汗,常合用金匮肾气丸或都气丸加减;肝病者配合清肝敛肝法以束汗,常合用龙胆泻肝汤或一贯煎加减。使五脏调和,阴平阳秘,肌表得固,多汗症得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