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443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053篇
预防医学   62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52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探究蒙医用药草乌“性温阴干”原理。方法 通过查阅蒙医药相关文献,从理论层面探讨草乌“性温阴干”原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阴干、晒干、40℃烘干处理后草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3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以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草乌中生物碱的影响,从实验层面探析草乌“性温阴干”原理。结果 草乌“性温阴干”原理可能是由其生长于阴凉潮湿地区和消化之药性为“凉”所决定;不同方法干燥处理草乌样品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总量分别为阴干(5.1353±0.0317)mg·g-1、晒干(5.0265±0.0269)mg·g-1、40℃烘干(4.0583±0.0225)mg·g-1。结论 从蒙医用药草乌初始药性为“温”角度分析,对其进行阴干确实违背蒙药干燥的原则。但是,从消化后的药味、药性和生长环境角度分析,并没有违背蒙药干燥的原则。对蒙医用药草乌进行阴干处理,可以保障药材质量及临床疗效,符合蒙医临床特色用药。  相似文献   
172.
目的研究云南沉香Aquilaria yunnanensis果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沉香果壳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linalool-3,6-oxide-7-O-β-D-(6′-O-acetyl)-glucoside(1)、苯乙基-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2)、芒果苷(3)、鸢尾酚酮-3,5-C-β-D-二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6″-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8)、香叶醇-1-O-β-D-葡萄糖苷(9)、3-[2-甲酰基-5-(羟甲基)-1H-吡咯-1-基]戊二酸(10)、大麻酰胺D(11)、淫羊藿次苷D_2(12)、松柏苷(1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云南沉香苷C,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7、9~13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3.
1978~2004年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找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相结合对1978~2004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流行地区包括8个地、州、市,22个县区;(2)27年间共发生疫情86起,死亡267人;(3)病区特点:均为贫困山区或半山区,有67.6%的病区与克山病病区相重叠;(4)本病呈年度高发和季节高发,6~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5)发病人群以当地农民为主,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6)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1991年后本病流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本病来势凶猛,发病突然,死亡突然,给救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监测防治不应只限于22个疫区县,应扩大防治范围。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云县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归纳历史上和1996年,1999~2001年的鼠疫流行资料,对2005年的现场动物鼠疫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在鼠疫静息106年后,于1996年重新发生鼠疫和1999~2001年连续3年发生鼠疫后,2005年3月再次发生鼠疫流行,分离到鼠疫菌3株,其中黄胸鼠2株,印鼠客蚤(地面游离蚤)1株。结论该地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黄胸鼠组成比和印鼠客蚤指数增高是本次鼠疫流行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5.
治痹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病因病机可以归纳为“虚”、“邪”、“瘀”三个字,因虚感邪,邪聚生瘀,血运不畅,不通则痛。治疗中有如下体会:滑石善治热痹肿痛;寒痹并用二乌,大剂暂用;豁痰重用半夏、天南星;生地治痹有激素样作用而无其副作用;独活乃治痹要药,伍方须用重剂;挖掘马钱子潜能,开拓治风湿新路。  相似文献   
176.
目的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6月, 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暗娼人群共2 627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并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云南省暗娼人群的CT感染率为14.4%(379/2 627), NG感染率为3.6%(94/2 627), CT和NG混合感染率为2.2%(59/2 6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滇东南地区(OR=3.225, 95%CI:1.946~5.345)、≤25岁(OR=2.411, 95%CI:1.579~3.681)、在本地工作1~<6个月(OR=1.658, 95%CI:1.216~2.261)、最近一年被诊断出性病(OR=7.558, 95%CI:4.017~14.221)是暗娼CT感染危险因素;滇东南地区(OR=3.219, 95%CI:1.232~8.411)、少数民族(OR=1.982, 95%CI:1.238~3.172), 以及在本地工作<...  相似文献   
177.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性,34岁,云南省玉溪市人,个体经营者.2007年8月2日因小便内有虫排出到玉溪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  相似文献   
178.
采用Koga法、Bearmann法、改良加藤氏法对勐海县居民进行粪检,250人中检出粪类圆线虫感染29人,感染率11.60%。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254人,虫卵阳性248人,阳性率97.63%。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89.76%、70.08%和82.68%。  相似文献   
179.
云南省239例艾滋病病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索云南省艾滋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就医行为,为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治疗和关怀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1990~1998年云南省在医务人员随访和病人就诊过程中诊断及报告的239例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的AIDS病人通过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而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70%),肺部感染(60%)和腹泻(49%)为主,病人从发现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为3年,55.2%的 在出现机会性感  相似文献   
180.
云南省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云南省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生态位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两者间协同进化关系。采用Levins模型和Cowell-Futuymas模型分别测定47种小兽体表部分主要蚤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宽度最宽的是特新蚤(0.0987),其次是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0.0749)、低地狭臀蚤(0.0734),最窄的为伍氏病蚤(0.0216)。方叶栉眼蚤与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5),与伍氏病蚤的重叠指数最低(0.0021)。印鼠客蚤与缓慢细蚤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8660),与无值大锥蚤最低(0.0048)。蚤类生态位宽度值低,表明其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态位宽度值高,表明其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较低。两种蚤的生态位重叠值高,表明其在宿主选择上趋于相同或相近;反之,则差异较大。生态位宽度可以作为蚤类与其宿主动物间协同进化的一个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