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17篇
  免费   10231篇
  国内免费   3915篇
耳鼻咽喉   517篇
儿科学   671篇
妇产科学   622篇
基础医学   4214篇
口腔科学   807篇
临床医学   25559篇
内科学   8319篇
皮肤病学   712篇
神经病学   4122篇
特种医学   23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5411篇
综合类   35523篇
预防医学   9115篇
眼科学   1250篇
药学   17438篇
  243篇
中国医学   8721篇
肿瘤学   3058篇
  2024年   1600篇
  2023年   5071篇
  2022年   4816篇
  2021年   5556篇
  2020年   5238篇
  2019年   4904篇
  2018年   2719篇
  2017年   4434篇
  2016年   5108篇
  2015年   5357篇
  2014年   7832篇
  2013年   7483篇
  2012年   9310篇
  2011年   9334篇
  2010年   8134篇
  2009年   8253篇
  2008年   8117篇
  2007年   7017篇
  2006年   6408篇
  2005年   5923篇
  2004年   4594篇
  2003年   4049篇
  2002年   3241篇
  2001年   2946篇
  2000年   2245篇
  1999年   1926篇
  1998年   1604篇
  1997年   1364篇
  1996年   1167篇
  1995年   1005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601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406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308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颅内出血电阻抗成像系统及初步动物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实现一种可早期检测持续性或迟发性颅内出血设备的可行性.方法 实现了可工作于(1~190)kHz、测量精度优于0.04%、成像速度可达1.25帧/s以上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此基础上,在8只重(10.00±0.76)kg的小猪颅内分别注入2 ml抗凝血以观察成像结果,同时还分别观察了4例注入2 ml生理盐水和4例注入2 ml蒸馏水时相应区域电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注入生理盐水后,目标区域的电阻率降低,而注入蒸馏水后目标区域的电阻率升高.除2例无效实验外,注血实验中有3例因血液被注入侧脑室而导致目标区域电阻率上升,另有3例电阻率降低.结论 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持续性或迟发性颅内出血病人进行早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探测有机体的微观结构和病理改变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评估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工具。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成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用途,并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肝脏血流灌注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血流灌注状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10头小型猪制备脂肪肝模型,同时设立3头小型猪为正常对照组。在0周、4周末、8周末分别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和肝穿刺病理活检,计算各项灌注参数。结果实验组4周末出现脂肪性肝炎、8周末出现脂肪性纤维化,对照组正常无脂肪肝。0周、4周末、8周末实验组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HBF)均逐渐下降,分别为(28.00±11.42)、(19.30±9.12)、(17.52±16.29)ml·min^-1·100ml^-1,(79.58±21.78)、(41.87±28.41)、(22.84±13.44)ml·min^-1·100ml^-1,(107.58±25.70)、(61.17±31.87)、(40.37±17.19)ml·min^-1·100ml^-1,而肝动脉灌注指数上升(26.76±9.01),(38.24±21.85),(43.52±24.4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周、4周末、8周末HAP、PVP、THBF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31.30±15.01)、(27.19±11.60)、(21.33±8.57)ml·min^-1·100ml^-1,(91.68±25.67)、(69.02±21.21)、(81.90±14.60)ml·min^-1·100ml^-1,(122.98±33.97)、(96.21±24.00)、(108.23±13.48)ml·min^-1·100ml^-1,(26.21±9.01)、(28.91±9.56)、(24.88±8.21)%。同期对比,除0周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以测量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与正常时期相比,小型猪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孤独症儿童脑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常.方法 对24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组)和1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的双侧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双侧内囊后肢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孤独症儿童各被检测部位ADC值、FA值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孤独症组双侧内囊后肢[左右侧分别为(6.8±0.3)×10-9 mm2/s和(6.7±0.4)×10-9 mm2/s]、左侧胼胝体膝部[(8.0±0.5)×10-9 mm2/s]ADC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0.2)×10-9 mm2/s,(6.6±0.4)×10-9 mm2/s,(7.4±0.5)×10-9 mm2/s;P<0.05~0.01];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0.73±0.14)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0.84±0.07;P<0.05),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膝部(0.75±0.07)F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17;P<0.05).(2)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ADC值与ATEC健康/行为评分呈正相关(r=0.490),右侧胼胝体压部FA值与ATEC说话/语言评分呈负相关(r=-0.453),右胼胝体膝部FA值与社交评分呈正相关(r=0.427),均P<0.05.(3)孤独症组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FA值左右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胼胝体神经纤维连接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VX2肝癌MRI征象的病理学基础。方法移植法建立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20只共32个瘤灶。模型建立后2~4周,全部兔肝癌模型行肝脏MRI平扫,10只兔肝癌模型(包括15个瘤灶)加做MRI增强扫描。MRI检查完成后,留取肿瘤最大横截面标本,行VX2肝癌MRI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结果种植瘤成活率为100%。T2WI 6个瘤灶呈均匀稍高信号,其余26个瘤灶显示特征性瘤内异常信号,其中"结中结征"5个瘤灶、"靶环征"7个瘤灶、"点彩征"14个瘤灶。对照研究证实此种瘤内异常信号病理基础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坏死肿瘤组织。增强后肿瘤环形强化,轻微强化6个瘤灶,中等程度强化7个瘤灶,明显强化2个瘤灶,光镜下轻微强化者强化肿瘤组织有大量点状坏死区,明显强化者瘤内血窦明显扩张。结论MRT2WI可评价坏死肿瘤组织结构类型,兔VX2肝癌肿瘤强化程度与肿瘤内血窦扩张程度及瘤内点状坏死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正准率。方法对2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价值。结果16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心脏、2例位于膀胱、2例位于胸腔近膈顶处、1例位于肝门区。以囊实性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及CT平扫肿瘤信号及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17例肾上腺髓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显像阳性率为88.2%(15例);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99Tc^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者,6例阳性。结论CT、MRI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31I-MIBG显像有定性价值,^99Tc-octreotide显像可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血管成像(MR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MRA和DSA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TOF)。对MRA与DSA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1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标准,MRA诊断出所有病变,但有1例假阳性。结论MRA作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时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急性组(25只)、慢性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分别诱发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行DWI观察异常信号分布情况,测量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处死后进行血氨检测,取与DWI检查对应的大脑层面切片行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检测AQP-4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组肝细胞坏死及脑水肿明显,慢性组呈肝硬化改变,脑水肿不明显。血氨浓度急性组、慢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6±46)、(158±26)和(148±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325,P〈0.01)。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对照组分别为516±160、727±183和656±181;急性组分别为1766±438、1223±503和1216±446;慢性组分别为700±213、820±263和71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12、3.422和5.581,P值均〈0.05)。相应区域AQP-4蛋白表达水平(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对照组分别为7379±1617、8104±2093和4851±2178;急性组分别为9580±2616、11057±2334和2949±1735;慢性组分别为12137±2332、11135±3102和7688±292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14、4.602和7.002,P值均〈0.05)。急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有相关性(r=0.756,P〈0.05),慢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无相关关系(r=0.236,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中血氨增高是导致脑内能量代谢异常、星形胶质细胞内AQP-4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的主要因素;DWI技术发现的信号异常可很好的反映脑水肿、AQP-4蛋白表达异常的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999.
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HC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结果3例HCP患者均以头痛,颅神经麻痹和共济失调等为主要临床特点,增厚的硬膜在MRI的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WI上常表现为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病理特征是硬膜的致密纤维化,慢性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可有肉芽肿样改变。结论HCP的MRI表现较具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硬脑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00.
CT血管造影(简称CTA)是指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利用CT对包括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的薄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最终使靶血管立体显示的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