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7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897篇
预防医学   258篇
药学   357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70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治疗思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燕 《光明中医》2010,25(12):2159-2160
明确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在其整个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的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为本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2.
张春柳 《河北中医》2010,32(9):1435-1435,1440
急、慢性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病,近90%的急性乳腺炎患者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患乳肿大,表面皮肤发红、发热,并有触痛,常合并有患侧淋巴结肿大。慢性乳腺炎患者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乳腺红肿热痛症状较轻,病程相对较长,病情可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有的经久不愈。影像学表现对慢性乳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2007-10—2009—11,笔者对42例慢性乳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方法:采用围刺配合推拿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36例,同时设立围刺组和推拿组作为对照组。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结果:围刺配合推拿组总有效率97.22%,围刺组及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和83.33%,三组疗效比较,围刺配合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围刺配合推拿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4.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属于祖国医学"乳痈"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脓肿,给患者带来痛苦.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8月运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乳腺不通,乳汁排出不畅,致乳汁淤积,淤积的乳汁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急性乳腺炎,患者常感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同时伴发热、寒战、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我们运用手法按摩,以疏通经脉,解除乳汁淤积、乳房肿胀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通过手法按摩使乳房变软,乳头和乳头颈弯曲度自如,易于婴儿吸吮,提高母乳喂养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患者,女,33岁,2008年12月3日初诊。患者就诊前1天下午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右乳房胀痛难忍,右乳右上象限局部红肿,红肿范围直径5cm,压之应指,伴恶寒、口干、咽干、多饮而不解渴,舌红.脉滑数。患者产后3个月,正值哺乳期。曾至某西医院就诊,查血WBC14.0×109L-1,确诊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告知需局部外科手术,并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拒绝,求助于孙伯扬教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内服及外熏在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通乳,观察组给予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内服及外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继续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98.
张军  张卫东  闵美林 《河北中医》2020,42(1):22-26,48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散结方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免疫球蛋白G(Ig G)、Ig M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化痰散结方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块评分、红肿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腺体组织Ig G、Ig M及VEGF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29/30),对照组8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肿块评分、红肿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伴脓肿(溃破)、伴窦道者Ig G、Ig M均低于单纯肿块者(P<0.05),伴窦道者Ig G、Ig M均低于伴脓肿(溃破)者(P<0.05);伴脓肿(溃破)、伴窦道者VEGF均高于单纯肿块者(P<0.05),伴窦道者VEGF低于伴脓肿(溃破)者(P<0.05)。2组治疗后炎性腺体组织Ig G、Ig M及VEGF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化痰散结方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能抑制组织的免疫反应,降低VEGF水平,进而缓解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我国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急性乳腺炎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万方、维普、知网文献数据库检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表于国内期刊上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相关文献,采用医学文献王和Excel 2017数据管理软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1251篇,符合要求的文献328篇,载文量前3的期刊分别是《中国中医急症》《内蒙古中医药》和《浙江中医杂志》。治疗方式中,50.77%采用口服,33.84%采用外敷,15.24%采用口服加外敷,0.91%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在内服药物中,应用最多的中药方剂是瓜蒌牛蒡汤,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是蒲公英。在中药外敷中,应用最多的方剂是如意金黄散,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是大黄。结论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文献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中药在治疗急性乳腺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商陆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EX,5. 0 mg·kg-1)和商陆皂苷给药组(50,25,12. 5 mg·kg-1),采用脂多糖(LPS)诱导产后雌小鼠(BALB/c)乳腺炎模型,分析小鼠乳腺组织的病理情况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水平;测定乳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及氧化应激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评估商陆皂苷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乳腺组织中有充血和瘀血等典型的乳腺炎变化,MPO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1);与LPS模型组比较,各商陆皂苷组能够显著改善小鼠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降低嗜中性粒细胞的分泌,降低MPO的活性,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调,;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同时降低丙二醛(MDA)的水平(P0. 05,P0. 01),降低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P0. 05,P0. 01)。结论:商陆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