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91篇
  免费   6341篇
  国内免费   3718篇
耳鼻咽喉   2633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1339篇
基础医学   3704篇
口腔科学   3008篇
临床医学   12750篇
内科学   7938篇
皮肤病学   1349篇
神经病学   258篇
特种医学   43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8篇
外科学   11498篇
综合类   28785篇
预防医学   4436篇
眼科学   400篇
药学   9009篇
  149篇
中国医学   4048篇
肿瘤学   16979篇
  2024年   688篇
  2023年   2860篇
  2022年   3068篇
  2021年   3381篇
  2020年   2722篇
  2019年   2707篇
  2018年   1423篇
  2017年   2097篇
  2016年   2488篇
  2015年   2713篇
  2014年   4433篇
  2013年   4172篇
  2012年   5690篇
  2011年   5816篇
  2010年   5588篇
  2009年   5673篇
  2008年   6654篇
  2007年   5600篇
  2006年   5272篇
  2005年   5298篇
  2004年   4441篇
  2003年   3775篇
  2002年   3398篇
  2001年   3178篇
  2000年   2545篇
  1999年   2166篇
  1998年   1937篇
  1997年   2285篇
  1996年   2251篇
  1995年   1700篇
  1994年   2661篇
  1993年   1571篇
  1992年   849篇
  1991年   515篇
  1990年   457篇
  1989年   51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GSTP1、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清AFP测定仍是HCC诊断的主要肿瘤标志物,但30%HCC病人AFP阴性,探讨HCC新的分子肿瘤标志物有重要意义。GSTP1和p16是两个抑癌基因。我们采用MSP法检测了25例HCC病人和22例非HCC病人血清中GSTP1、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脉络丛癌     
目的介绍脉络丛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1例脉络丛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脉络丛癌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呈现由柱状上皮围绕毛细血管、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乳头样结构;肿瘤细胞呈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以及波形蛋白呈灶性阳性反应,上皮细胞膜抗原、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神经微丝等均呈阴性反应;Ki-67标记指数〉20%;过碘酸雪夫染色阴性。结论脉络丛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结果,须与乳头型室管膜瘤、转移癌及乳头型脑膜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3.
反复误诊为肺结核的支气管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坚  邓春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6):912-912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寒颤、发热5年余,再发5 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症.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00年来曾多次诊断“肺结核”,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胸部CT(2005年6月9日):右上叶前段、后段可见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14.
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例有随访结果的肝癌患者,对其肿瘤体积大小、位置、处方剂量及生存期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2%(23/27),1年生存率为70.4%(19/27),2年生存率为55.6%(15/27),3年生存率为33.3%(9/27)。所有病人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技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肝癌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5.
梗阻性黄疸诊断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 ,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对本院近 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 (总量为 80mg)化疗的 4 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 ,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 3~ 6天出现局部反应 ;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患男 ,50岁。以发热 1月之主诉入院。 3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查体 :T3 8℃ ,一般情况良好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未闻及异常 ,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 ( -)。 B超 :肝大小正常 ,于肝右叶肝门部可见一大小约6.0 cm× 5.0 cm的异常区 ,边界清楚、明亮 ,形态欠规则 ,内为液性暗区。手术所见 :腹腔未见异常气液体 ,胆囊缺如 ,胆总管增粗 ,未扪及结石。探查胃、十二指肠、胰腺未见异常。肝左右叶交界处可见 4.0 cm× 4.0 cm× 4.0 cm的包块 ,质硬 ,界限不清 ,未侵犯肝总管及胆总管。行肿物及周围部分肝组织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8.
头皮癌切除后创面修复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皮癌切除后创面修复八例报告安徽省池州地区医院(贵池市247100)开大顺胡安贵发生于头皮的癌肿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其次为基底细胞癌、汗腺癌、瘢痕癌等。我院1981~1993年收治头皮癌12例,其中8例为鳞状上皮癌,经手术切除癌肿,采用转移皮瓣修复创...  相似文献   
1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2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我们分析了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捡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存活的因素。结果发现病人出现黄疸909%,腹痛56.1%,发热32.6%.白陶土样大便13.5%。B超、CT和ERCP检查准确率分别为68.3%、79.3%和66.6%。手术并发症72例(313%),手术死亡20例(87%)。手术并发症与出血量,营养状况,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有关系。术后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46.9%.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而肿瘤分化程度和病人年龄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胰头和壶腹部癌临床表现有多样性,B超和CT等辅助捡查有局限性,手术有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的危险性,5年生存率低等特性.其手术治疗远近期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