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0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79篇
预防医学   1150篇
药学   303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成都市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共8 716名入托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两对半,调查结果用SPSS11.0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0.28%.乙肝病毒感染率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0.13%、0.15%、0.46%,2007年与2005年、2006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75、16.7643,均P<0.01);男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0.30%,女童为0.2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23%,全程接种率为94.62%.抗-HBs总阳性率为63.84%,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65.48%、70.68%、57.79%,各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23,P<0.01);男童抗-HBs阳性率为62.88%,女童为64.94%,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7,P<0.05).乙肝两对半模式有12种,以抗-HBs阳性模式居首位.结论 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抗-HBs阳性率较高.2007年与前两年相比,乙肝病毒感染率有所升高,抗-HBs阳性率有所下降.必须重视儿童乙肝病毒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2.
宋颖  郭忠兴 《中国保健》2008,16(9):415-416
乙肝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5亿,其中我国约1.2亿.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中,约25%最终将死于重症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给其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3.
《肝博士》2008,(4):41-41
2008年6月30日,家住广东东莞南城区的市民曹小姐称,6月28日中午2时左右,她到中医院怡丰路门诊打疫苗。曹小姐称:“当时我还仔细问了坐诊的医生,是否有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阻断的有效途径。方法:就我院分娩的178例HBV感染孕妇,临床按病毒指标不同分双阳组和单阳组,并随机各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母体阻断,妊娠20周开始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20 IU/M,共5次;新生儿阻断,基因重组乙肝疫苗(HBVac)于出生的0、1、2、12个月龄各10μg肌肉注射,HBIG 200 IU,出生后即刻肌注。对照组:母体阻断,妊娠28周注射HBIG200 IU/M,共3次;新生儿免疫,HBVac 10μg,于出生0、1、6个月龄肌肉注射,HBIG 200 IU,出生后即刻肌注。结果:双阳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2.5%和28.0%,慢性感染率5.4%和18.0%,免疫失败率3.6%和16.0%,免疫成功率96.4%和84.0%。单阳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8.1%和14.3%,慢性感染率5.4%和8.1%,免疫失败率2.7%和5.7%,免疫成功率97.3%和94.3%。结论:HBsAg、HBV DNA阳性的孕妇采用强化免疫阻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HBsAg阳性、HBV DNA阴性的孕妇无需强化免疫阻断。  相似文献   
145.
乙肝疫苗接种370例预防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20亿人口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每年50~100万例死于慢性肝病,如肝癌和肝硬化。全球88%的人口正生活在乙肝的中高发区,HBV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病毒携带率高达10%。乙肝免疫的主要目地是预防慢性感染,策略包括对所有婴儿常规免疫,预防母婴传播和大龄人群初始强化免疫。WHO规定,HBsAg携带率≥8%的国家应于1995年纳人计划免疫,而所有国家应于1997年纳人计划免疫。我所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370名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现将预防接种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对乙肝疫苗(HBVac)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合并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独立研究的OR值波动在0.11~1.12,各试验结果缺乏一致性。Meta分析的OR值为0.46,95%可信区间为0.32~0.67。结论:在综合了9项研究的信息后,提示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组的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组。  相似文献   
147.
29例20—30岁的妊娠妇女(血中无HBV标志物),于妊娠后期接种乙肝疫苗,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及胎儿抗体转运情况。追综观察新生儿出生后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共观察29例,生后一个月抗—HBs阳转率89.6%,生后三个月抗—HBs阳转率86.3%,生后六个月抗—HBs阳转率75.8%,说明妊娠后期接种乙肝疫苗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这种免疫作用可持续到孩子较大适于预接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8.
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对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仅有15%的人对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回忆反应。其余大部份人,抗-HBs持续时间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与HBV标志全阴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从低水平安慰剂组出现乙肝感染情况来看,可能仍是易感者。在制定接种乙肝疫苗方案时,应对这部份人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9.
赵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5):354-355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感染乙肝病毒(HBV)除可引起急性肝炎外,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乐都一中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重点高级中学,为了观察乙肝疫苗对高中生的长期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2400名14-20岁高中学生进行了3年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0.
<正>疫苗疗法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试验之中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令人振奋。许多读者纷纷致电本刊记者,询问治疗性乙肝疫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是否意味着乙肝治疗已经有了新的绝招?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向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以诊治肝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