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9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10篇
内科学   4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75篇
综合类   893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8篇
  10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瘤手术围术期脑脊液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的比较,评价两种不同脑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主动脉手术患者14例,其中Ⅰ型夹层动脉瘤11例,Ⅲ型夹层动脉瘤2例,胸腹假性主动脉瘤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合并单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下行主动脉弓部替换术9例(ASCP组);在单纯DHCA下行胸降主动脉替换术5例(DHCA组)。于围术期各时间点检测脑脊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及丙二醛含量。结果:ASCP组和DHCA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及丙二醛的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的峰值分别出现于术后6 h及12 h,且两组间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HCA合并单侧ASCP具有比单纯DHCA更好的脑保护效果,减轻脑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对胸主动脉瘤(TAA)、腹主动脉瘤(AAA)和正常主动脉的研究,探讨TAA和AAA的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A从标本17例、TAA标本11例和正常主动脉标本6例,进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68免疫组化技术染色,研究血管壁改变情况。结果TAA和从A在病变类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巨噬细胞的分布方面基本相同,TAA和AAA病变处巨噬细胞增多,VSMC数量减少。但是与TAA相比,AAA常合并有AS病变和更多的巨噬细胞浸润。结论TAA和AAA病理特点大体相同,但在某些量化指标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基于MRA图像进行个体化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计算机仿真研究的可行性,并从血流动力学层面探讨AAA的发生、发展和破裂机制。方法基于AAA患者的MRA数据采用逆向建模法建立AAA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假设血管壁为刚性壁,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建立瞬态模型。将收敛之后的数据导入到CFD-Post中进行结果分析,输出心动周期内不同时刻的血流流线图、流速分布图、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图以及压力分布图。结果AAA瘤颈处血液流动的方式以层流为主,瘤腔内血流以涡流、湍流为主,且在瘤体膨大处较明显;瘤颈处血液流速快于瘤腔,瘤腔大部分区域在整个心动周期内都处于较低的流速水平,且波动不明显,瘤腔内的高流速区域多位于入口血流直接延续的部位;射血期的壁面切应力的量值及其变化幅度均大于充盈期,壁面切应力较高的区域总是分布于瘤颈附近,瘤腔的切应力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瘤体的壁面压力量值及其分布范围在射血峰值(t=0.08 s)时最大。加速射血期的壁面压力及其变化范围均较减速射血期及充盈期大。结论基于MRA图像可建立个体化的AAA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的AAA内血流分布规律对AAA的研究和临床个体化的诊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3年-2014年已发表的关于应用烟囱技术腔内修复近肾腹主动脉瘤,同时保留内脏分支动脉的文献,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血管通畅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近中期临床结果.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的277例近肾腹主动脉瘤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3%,早期Ⅰ型内漏率为6%,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为3.90%;平均随访时间为13.6个月,血管通畅率为98%,共35例患者出现随访期内漏(Ⅰ型内漏10例,Ⅱ型内漏25例,无Ⅲ型内漏),随访期Ⅰ型内漏率为2%,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2%,30 d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分别为2.89%和8.38%.结论 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率及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5.
胸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病情危重.患者就诊前常因大出血休克而死亡。手术死亡率高达30%~100%。2000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共为10例RAAA患者行急症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疗效,并探讨手术经验与技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RAAA患者12例,均于全身麻醉后行EVAR,经一侧股动脉穿刺置管造影,沿肾动脉下方通过输送器植入支架。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66.67%)植入分叉型人工血管内支架,4例(33.33%)植入直型支架;平均手术时间(170.35±15.34)min,平均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92.55±8.67)m L和(301.58±16.39)m L。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2例(16.67%)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总发生率58.33%;1例(10.00%)患者于术后26个月出现Ⅰa型内漏,再次行栓塞治疗。结论 EVAR是RAAA的有效救治方式,术前血管造影检查对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腔内修复术已成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的一种常规方式。目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治疗一般不对夹层远端裂口进行处理。但近期研究发现,主动脉夹层远端裂口的处理对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真腔重构和假腔的血栓化以及该病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主动脉瘤(A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北亚医院同时行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53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AAA瘤体及其相关参数测量中的差异。结果 MSCTA各成像方法(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与DSA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MSCTA重建方法,能直接显示AAA的血管形态变异,并且能够显示血管腔内的结构及形态,了解剖结构及其分支,精确测量瘤体各参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的处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3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均采用支架置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康复干预处理。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14例患者术后康复良好,康复率73.7%,4例患者出现较重并发症,1例患者病情加重死亡;观察组18例患者康复良好,康复率94.7%,1例出现较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观察组患者康复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率73.7%,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得出腹主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给予科学的康复干预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率,减短康复时间,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