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2篇
  免费   1414篇
  国内免费   911篇
耳鼻咽喉   298篇
儿科学   545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190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4205篇
内科学   2923篇
皮肤病学   485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941篇
综合类   7059篇
预防医学   1230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3161篇
  48篇
中国医学   1146篇
肿瘤学   1197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917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1032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965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165篇
  2009年   1196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247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62.
63.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类肿瘤坏死因子a(rhTNF-a)和bcl-2反义寡核苷酸(ASPO)对HL-6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进一步认识肿瘤坏死因子a(rhTNF-a)和bcl-2两者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互联系。方法 单独和联合应用rhTNF-a和bcl-2ASPO处理HL-60细胞,通过MTT法检测HL-60细胞生长和存活特性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基因bcl-2表达的改变。结果 rhTNF-a和bcl-2ASPO的联合应用明显增强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癌基因bcl-2在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TNF和bcl-2ASPO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为血液肿瘤的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polydatin (PD) in the treatment of septic shock in view of its effect on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chemotaxis of the leucocytes. METHOD: Chemotactic chamber assa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ve role of PD in chemotaxis of the neutrophils in response to LPS stimulation. RESULTS: The chemotactic index of normal neutrophils was 4.96+/-0.6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LPS stimulation. LPS stimulation at the doses of 10, 100, and 1000 ng/ml resulted in the elevation of the chemotactic index of the neutrophils to 8.94+/-1.73, 10.31+/-1.180 and 7.12+/-1.46 respectively (P<0.05), an effect potently rever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PD at th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008 to 0.8 mg/ml, of which 0.08 mg/ml was the most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t produced a decrease of the chemotactic index to 1.95+/-0.17. In addition, PD exhibited obvious anti-LPS effect after treatment for 5 to 60 min (P<0.05), while showing no influence on the chemotaxis of normal neutrophils (P>0.05). CONCLUSION: PD can regulate neutrophil chemotaxis i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and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65.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 3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氧化酶反应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基础和PMA刺激的胞吐作用均明显下降 (P <0 .0 1) ;重症肺炎患者的基础和PMA刺激的反应性氧属 (ROS)产生明显增加 ;重症肺炎患者肺部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ROS增加 ,PMA刺激后相似 ;肺炎的严重性与血液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明显受损 ,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6.
中性粒细胞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在机体起消灭病原体和组织损伤双重作用。呼吸爆发是中性粒细胞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现就麻醉药物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不同时期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不同时期的慢粒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400~600mg/d。其中慢性期8例:400mg/d,加速期3例,急变期1例:600mg/d。同时检测慢粒融合基因及ph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结果:8例慢性期患者取得血液学缓解,其中3例取得完全细胞学缓解.3例加速期患者2例取得完全血液学缓解.1例进展至急变期死亡,未取得细胞学缓解。1例急淋变患者取得细胞学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8.
男,74岁。因乏力消瘦、纳差O.5a,加重1个月收住。0.5a前在1次重感冒后逐渐出现纳差、乏力、消瘦,无自觉发热症状。近1个月上述症状加重,1个月内体重下降3kg。患病期间无四肢关节疼痛,无皮疹,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t38℃,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未闻干、湿罗音,HR76次/min,律齐。四肢关节无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Hb81g/L,尿蛋白( ),  相似文献   
69.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造血问题。方法 :对 2例患者分别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 ,用血细胞分离机或 6 %羟乙基淀粉去除移植物中的红细胞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根据情况输注血细胞。结果 :2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 ,未出现溶血反应。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 -HSCT ,去除供者移植物中的红细胞能有效地防止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及时调整输血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0.
多核粒细胞(PMN)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杀伤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体外循环术中的PMN激活可累及多脏器功能,是引起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地调节PMN的功能对减少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拟在了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持续应用一氧化氮(NO)对病人全血PMN计数和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