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2篇
  免费   1414篇
  国内免费   911篇
耳鼻咽喉   298篇
儿科学   545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190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4205篇
内科学   2923篇
皮肤病学   485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941篇
综合类   7059篇
预防医学   1230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3161篇
  48篇
中国医学   1146篇
肿瘤学   1197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917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1032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965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165篇
  2009年   1196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247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102.
103.
实验性急性胰腺炎肺内细胞凋亡状况及其意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肺内细胞凋亡的状况及其在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液逆行胰胆管注射造成大急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两种模型,测定血浆TNF-α与内毒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内TNF-α的表达,并以TUNEL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肺组织切片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正常时大鼠肺内偶见淋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等发生凋亡,诱导AEP或ANP后凋亡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随着肺损伤的出现,少许浸润的炎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了凋亡。凋亡指数(‰)在ANP组呈一过性下降,在ANP组表现为持续下降,在6h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AEP组相应值(P<0.05)。分析表明,ANP组血中TNF-α、内毒素含量的增加与凋亡指数的变化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ANP时肺内浸润的以中性粒细胞为代表的大量炎细胞出现延迟凋亡,这种现象可能是肺损伤发生的重要前提,同时内毒素血症及TNF-α的过度合成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延迟凋亡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04.
10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伴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国外较少报道,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告。我们采用固相免疫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1例ITP伴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抗粒细胞抗体(IgG)作了检测,探讨ITP伴粒细胞减少症与抗粒细胞抗体(IgG)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早白),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的一种特殊亚型。我院从1974年至1985年以癌灵Ⅰ号为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急早白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所治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参照1986年9月天津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会议标准。3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3~46岁,平均27岁。患者多在发病后3~30天内入院治疗。二、临床表现:32例中入院时有不同程度贫血者28例,占87.5%;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出血者26例,占81.3%;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感染者31例,占96.9%;  相似文献   
107.
涎腺大嗜酸粒细胞变可见于多种病损,包括化生,增生及肿瘤性病变,常引起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对涎腺大嗜酸粒细胞性病损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有益于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8.
作者分析了2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的质和量,其中13例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有形态的异常改变,占5.14%。其中M2,M3,M4,M5和M6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当这一类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病情缓解时,其异常消失,复发时则又出现,作者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观察到的临床特点,作者认为将伴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改变的急性白血病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亚型,对  相似文献   
109.
作者以ABEI-CoCl_2-H_2O_2作为化学发光指示系统,用固相竞争法检测58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1例无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32例正常人等的粒细胞抗体IgG。判断标准采用正常人血清化学发光强度指数法。实验结果表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血清中粒细胞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白细胞减少症患者(P<0.005)。本法敏感性为43.1%,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62.6%,是一种灵敏而准确的方法,能将粒细胞包被试管在室温下较长时间保存,以供临床监测粒细胞抗体,大大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