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6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690篇
内科学   25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72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1504篇
预防医学   444篇
眼科学   752篇
药学   543篇
  9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患者女性,25岁,出生时即存在右手中指、环指从近节指骨基底部以远处缺如,掌指关节残留,局部软组织呈圆锥样肉赞,无功能;示指从近指间关节以远缺如.小指近、远指间关节融合不能屈忡活动,右拇指正常患手仅能靠拇指与强直的小指夹持粗大物体.患手  相似文献   
72.
儿童及青少年中央颞区放电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中央颞区癎样放电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9年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或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中具有中央颞区癎样放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临床表现及与神经影像学异常的关系。结果:具有中央颞区癎样放电的儿童和青少年共452例,占同期接受EEG监测儿童及青少年的9.5%,占EEG各种癫癎样异常的15.4%。监测到中央颞区放电的平均年龄为7.28±3.15岁(1-17岁)。临床诊断包括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BECT)179例(39.6%),症状性或隐源性癫癎154例(34.1%),热性惊厥21例(4.7%),从无癫癎发作98例(21.7%)。在354例有癫癎发作者中235例(66%)为部分运动性发作,102例(28.7%)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其他发作类型包括不典型失神发作9例(2.5%),肌阵挛发作6例(1.7%),负性肌阵挛发作4例(1.1%),痉挛发作3例(0.8%)。少数患者有一种以上发作形式。在283例有神经影像学记录的患者中,50例(17.7%)异常,其中仅10例异常部位与放电部位基本一致。结论:儿童及青少年中央颞区放电具有以下特点:①明显的年龄依赖性;②病因具有高度异源性,包括特发性、隐源性和症状性病因;③各种病因的中央颞区癎样放电均有一部分不伴有临床发作;④仅根据发作类型和EEG特征难以区分特发性和症状性病因,需要结合全面的临床资料作出诊断;⑤静止性脑结构病变不一定与中央颞区放电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小脑幕切迹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6个颅脑湿标本,采用中线位幕下和小脑上外科手术入路暴露开小脑幕切迹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合10例沿眦耳线获取的颅脑横断层标本和5例成人健康自愿者MR图像,研究了小脑幕切迹区的神经和血管走行以及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幕切迹上份内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和大脑后动脉走行,幕切迹的两侧与海马旁回相毗邻。幕切迹中份内有滑车神经、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小脑中央前静脉的属支和基底静脉走行。滑车神经和小脑上动脉走在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下方,大脑后动脉沿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上方后行。该段幕切迹的两侧和海马旁回及钩相毗邻。幕切迹下份内有动眼神经、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其两侧和海马旁回、钩及其深面的杏仁体相毗邻。结论:小脑幕切迹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密切毗邻。在暴露小脑幕切迹的过程中,滑车神经是最易受到损伤的结构。小脑上动脉的小脑中脑段是识别幕切迹中份内滑车神经的理想标志。小脑幕切迹疝时易于挤压大脑后动脉、中脑和动眼神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经抗癫治疗后患儿临床和脑电图发展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门诊确诊为BECT的25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总结抗癫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演变规律及导致不同演变模式原因。结果:25例患儿经过抗癫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结局有三种:①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正常,符合此型有15例,无明显记忆障碍;②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6例,有记忆差特点;③临床症状仍存在,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4例,具有明显的记忆障碍。结论: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由于疾病本身、惊厥及抗癫治疗方法等因素可能影响BECT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5.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了大鼠杏仁中央核内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的增龄性变化,血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杏仁中央核的外侧亚区,外囊亚区内亦有少量分布,偶见于内侧亚区和腹侧亚区。  相似文献   
76.
本文使用条件—检验刺激技术,研究了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对猫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影响。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抑制丘脑后核的中等和长潜伏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呈现两种形式:即时抑制和迟发抑制。前者可能是通过从杏仁核到丘脑后核的神经通路产生的,静脉注射纳洛酮可消除这种抑制,提示有鸦片样物质的参与。后者可能涉及神经—体液性因素。结果提示,杏仁核参与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旨在评估采取感染控制干预措施预防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管理成效。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CLABSI预防控制的国内研究,提取原始研究中的报告数据,合并OR值及95%置信区间(CI),并对干预方式进行归纳。结果 共检索263篇研究,其中142篇纳入最终分析,近十年CLABSI预防控制成效显著(OR=0.26,95%CI:0.24~0.29),约68.53%的CLABSI是可预防的,研究间无异质性,总涉及43 614例患者,远超过试验序贯分析界值。结论 近十年国内CLABSI预防控制成效显著,无需进行更多试验证明,日后可根据2021版指南开展后续质量改进研究,进一步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肖平山  张克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30-730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4 5岁 ,农民。 2 0 0 0 - 0 7- 3 1入院。 8年前曾有腰部外伤史。伤后间歇性发作性腰痛及左侧坐骨神经痛 ,行保守治疗 ,症状缓解。近 3个月劳累后腰痛加重 ,但下肢症状转移到右侧。述右侧坐骨神经痛 ,双下肢无力 ,并出现肛门及尿道括约肌功能部分丧失 ,阴茎勃起障碍及鞍区 (右侧 )麻木。查体 :L2 ,3棘突及椎旁有压痛及右侧坐骨神经放射痛、右下肢坐骨神经支配肌肉的肌力下降 ,右侧髂腰肌肌力下降为Ⅲ级 ,L4以上神经支配肌肉的肌力及感觉无明显变化。X线检查 :平片示L1~ 2 及L2~ 3间隙变窄 ,上行性椎管造影显…  相似文献   
79.
高血压病各期均可引起眼底视网膜动脉的改变 ,而做为主干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血流状态直接影响视网膜血流及生理功能 ,也反映周身血管阻力情况。因此 ,检测CRA血流动力学变化 ,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参数。现将 30例高血压病和 2 0例正常组CRA血流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高血压组 :30例 (6 0眼 ) ,为本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高血压诊断标准[1] 。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41~ 81岁 ,平均 5 8 6 3± 10 2 3岁。病程 1~ 2 8年 ,平均 8 77± 6 82年。按眼科学高血压病眼底分级法[2 ] :将其分成三…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海马 杏仁核的超微结构改变与颞叶癫痫的关系 ,对 35例颞叶癫痫病人行海马 杏仁核切除术 ,并对海马 杏仁核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分析。痫灶区海马神经元以神经细胞固缩、变性为著 ,并可见有髓纤维的松解和粘连。轴索萌发出的新突出物、微管及微丝在无髓纤维上不规则排列和缠绕。神经毡内突触前终末兴奋性递质小泡增多 ,嵴消失 ,粗面内质网扩张 ,多聚核糖体解聚 ,并可见大量脂褐素及脂滴 ,星形细胞轻度水肿。提示颞叶癫痫发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生化改变所引起暂时性脑功能失调 ,其病理改变在颞叶癫痫的形成和持续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