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6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到目前为止,针对2019-nCo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和安全有效的疫苗仍在研发中,因此迫切需要为COVID-19的治疗寻找替代策略。感染性疾病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C...  相似文献   
62.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国际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其在基因组学与SARS-CoV高度同源。针对SARS-CoV-2感染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故了解病毒结构,阐明并利用它们的复制机制筛选治疗靶点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血清抗SARS-CoV-2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COVID-19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的COVID-19患者172例,分别收集患者感染早期(第1~7天)、中期(第8~14天)、后期(第15~21天)、恢复期(第22~41天)的血清样本,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SARS-CoV-2中和抗体。结果 随着COVID-19患者病程进展中和抗体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在感染后期达到峰值(90%以上感染者产生了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与感染天数之间有显著性相关(R=0.35,P <0.001);在感染早期,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高于轻型、中型、重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期和恢复期的患者,其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感染早期,<60岁组患者的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组(P <...  相似文献   
64.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和”是中医的永恒追求和归宿。中医讲求和,而如何“致中和”,“冲气以为和”业已明确思维模式和途径,并奠定了中医学“和”观念及动态观的基础。万物以气相连,“冲气”描述了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和谐。达到这一状态,中医阐述了精气互化、阴阳对立互用、五行生克制化胜复法则以及“三才”相互联系的方法论,明确中医气思维以及人的运动性和物质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指导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治。总结出了中医的“冲气”思维及达到“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中和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中和抗体,采用Excel 2007...  相似文献   
66.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不断产生,并且抗生素在抑杀细菌使细菌死亡的同时释放出大量脂多糖,导致机体产生内毒素休克,甚至死亡。抗菌肽通过直接与细胞膜作用造成膜的物理性损伤以及通过选择性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来清除病原微生物,因而病原微生物很难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抗菌肽在杀灭细菌的同时能中和内毒素,表现出很好的抑制炎症和败血症作用。本文综述了抗菌肽调节宿主免疫力、中和脂多糖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应用前景,为开展抗菌肽的转化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具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HCV是已知惟一能造成慢性感染的RNA病毒(除逆转录病毒外),据估计,目前全球约1.7亿HCV感染者中,60%-80%为慢性携带者,而持续性感染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机率高达3.5%-20%。如此高比例的慢性感染率意味着在可能的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下,机体往往无法激发或维持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8.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McAb F3特异性结合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可与抗汉坦病毒囊膜蛋白单抗F3特异性结合的配体肽。方法:采用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的F3单抗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12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洗,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通过3轮生物淘洗,能被抗体捕获的噬菌体克隆为91.7%(11/12);ELISA测定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能与F3单抗特异性结合;序列分析表明7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相同,均为-MHGPTKNQMWHT,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序列与HTNV/SEOV M蛋白G2区第750-759位氨基酸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获得了具有良好结合活性的模拟表位肽,为基于表位水平的HFRSV(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分子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9.
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半年恢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 SARS抗体对 SARS病毒介导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测定 12例 SARS恢复期患者血清中 SARS抗体 (Ig G)的吸光度 (A)值 ;用维持液按 1∶ 8稀释恢复期患者的血清 ,并与分离、培养和鉴定后不同稀释度的SARS病毒 (SARS Co )上清作用 ,再加入 Vero E6细胞悬液进行培养 ,观察 Vero E6细胞病变的程度。结果  12例恢复期患者半年前的 SARS抗体 A值范围为 0 .79~ 2 .0 1,半年后的 A值范围为 0 .81~ 2 .0 6。其加入 12例恢复期血清的 SARS Co Vero E6细胞病变程度至少降低 2 5 %以上。结论  SARS患者半年后恢复期血清的 SARS抗体滴度有上升趋势 ,它还可抑制 SARS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 ,对 SARS病毒有中和作用 ,推测 SARS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山西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按1:10,1:20,1:40,1:80四个稀释度稀释后进行乙脑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判定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方法并结合ELISA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测标本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以临猗县最高(87.6%),其次是栾川县(58.2%)和万荣县(51.4%)。经χ2检验,临猗县与万荣县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2,P=0.000),临猗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高于万荣县,栾川县与万荣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226)。两个年龄组(≤40岁和40岁)中和抗体保护率比较显示,临猗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万荣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栾川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145)。结论三个县健康人群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不同,这可能与当地乙脑的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