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523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体内可分解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六酸亚锡为引发剂,十二烷醇为调节剂,进行丙交酯、乙交酯共聚。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分子量调节剂、单体配比等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含量0.075%、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6hr为最佳反应条件,这时分子量、转化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丁基-2-氰丙烯酸盐(NBCA)经门静脉硬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GF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经胃镜确诊为GFV的2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了经门静脉硬化治疗,所有患者采取经皮经肝或经脾穿刺门静脉造影及供血静脉造影,然后用微导管插管到曲张静脉内,注入硬化剂NBCA和碘化油混合乳剂(NBCA LP).对8例伴有高流量胃肾分流者,治疗前经股静脉、左肾静脉放置阻塞球囊导管于分流道,治疗时扩张球囊阻塞分流道.随访评价包括血清肝功能指标变化、内镜复查及再出血情况. 结果 20例GFV成功进行硬化治疗(95.2%);未成功的1例,为高流量胃肾分流者,术中因未有阻塞球囊导管,未能进行治疗.5例少量NBCA-LP进入到肺动脉,2例出现一过性刺激性咳嗽,2例发生门静脉分支栓塞.术后6个月,血清ALT、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变化不明显.15例患者3个月胃镜复查,GFV消失10例,好转4例,有效率93.3%(14/15),3例食管静脉曲张较术前加重(20.0%).平均随访(16.7±8.8)个月,再出血4例,1年累积再出血率为9.52%.结论 应用NBCA经门静脉硬化治疗是控制GFV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微导管技术、球囊逆行阻塞胃肾分流道技术是提高疗效、防止肺栓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制备抗结核药物复合支架,并观察其载药性能、药物释放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磷酸三钙(β-TCP)、异烟肼(INH),通过结合相分离/粒子沥滤法制备成复合药物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形貌;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在体外测定支架的生物力学强度、载药率、包封率以及药物释放特性;将复合支架(PLGA/β-TCP/INH)埋入大鼠肌肉中,4周后取材固定、染色行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结果:PLGA/β-TCP/INH复合支架表面及内部呈均匀多孔状,孔隙分布较均匀,在大孔的周围布满了相互贯通的微孔,外形多为近似圆形,大孔直径约150~300μm,平均222±23μm,小孔直径约10μm;孔隙率为(86±3)%;抗压强度为1.93±0.65MPa,药物包封率为(66.73±2.65)%;在体外药物释放过程较平稳,其释放曲线较平滑;组织学检查显示埋入大鼠肌肉中4周支架周围组织正常,细胞无变性坏死。结论:PLGA/β-TCP/INH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力学强度、释药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有望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利用其修复骨缺损的同时发挥局部抗结核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鼠脑胶质瘤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观察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抑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结果 PBCA+NP组和紫杉醇组瘤均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2.1±1.7)豫和(49.8±3.1)豫,其中尤以联合组肿瘤受抑最为显著,其瘤均重仅为对照组(38,0±2.1)豫。结论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进行化疗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半月板缺损的效果。方法提取兔BMSCs并体外扩增, 载入PLGA支架。12只兔随机分为3组, 构建单侧膝关节半月板缺损模型, 分别对缺损采取旷置(模型组)、植入PLGA支架(PLGA组)或PLGA/BMSCs(PLGA/BMSCs组)的处理, 以对侧未造损膝关节的半月板为对照组。术后12周采集半月板样本, 进行大体观察、二甲基亚甲基蓝(DMMB)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以评估半月板修复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PLGA组和PLGA/BMSCs组在大体观察中显示出更饱满的缺损填充;该2组的修复组织在DMMB染色中也显现更高的蛋白多糖含量, 尤其是PLGA/BMSCs组的蛋白多糖填充更为致密。3个干预组修复组织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ELISA显示, PLGA/BMSCs组的Ⅱ型胶原表达(5.216±0.3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09±0.284)和PLGA组(4.498±0.452, F=7.093, P<0.05)。结论在半月板缺损...  相似文献   
86.
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优化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GCTB-PBCA-NP)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GCTB-PBCA-NP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 制备的GCTB-PBCA-NP平均粒径为(112±9)nm,包封率为(54.12±2.43)%,载药量为(11.08±0.89)%.结论 制备的纳米给药系统为拓展吉西他滨的临床给药新剂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满足噻吩诺啡长效缓释的临床需求,研制注射用噻吩诺啡微球,本研究进行了其加速稳定性研究,探究该微球适宜的贮存运输条件。以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为载体材料,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3批中试规模的噻吩诺啡微球。通过考察37、45、52、60℃下微球的体外释放,应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释放速率常数(lgk)与温度(1/T)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方程:lgk=-8.073/T+24.35 (R2=0.985 3)。结果显示,可使用高温下微球释放预测37℃体外释放,选择52.0±0.5℃作为体外加速释放条件。建立质量研究方法,考察微球形貌、载药量、粒径及粒径分布、聚合物分子质量、有关物质等关键质量属性在加速条件下的变化,并以差异因子f1与相似因子f2比较加速条件下释放行为的相似性。结果发现,注射用噻吩诺啡缓释微球在25±2℃、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 60%±5%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 6个月各关键质量属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微球可短期贮存于室温,长期贮存可放置在5±3℃条件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国产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3例(62条患肢)采用国产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技术细...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制备人血清白蛋白(HsA)可注射用植入剂,为多肽、蛋白类药物提供了一种制剂技术平台。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N-甲基-2-吡咯烷酮为共溶剂制备载HSA长效可注射用植入剂;用微量BCA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加入泊洛沙姆188后制备的长效可注射用植入剂在一个月内的累积释放显著提高。结论 载HSA长效可注射用植入剂可在体外缓释一个月。  相似文献   
90.
徐楠  邹豪  温海  陈江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0):1127-1130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Am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测定表征,并筛选制备工艺.方法:将抗真菌药物AmB以孵化法吸附在PBCA空白纳米粒上,制备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并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检测所制备AmB-PBCA-NP溶液的D405值,利用AmB的标准方程计算AmB药物浓度并评价药物溶液的稳定性;Nano-S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分布;将AmB-PBCA-NP胶体溶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浓度,按公式计算纳米粒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等指标;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不同处方条件下纳米粒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优化的处方工艺.结果:制备的AmB-PBCA-NP外观呈圆或类圆形,平均粒径(69.01±28.56) nm,分散均匀;AmB标准品在1.12~5.60 μg/ml范围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D405=0.163 4c 0.006 6,r=0.999 3,AmB-PBCA-NP的平均回收率为99.93%,其溶液在12 h内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实验表明24 h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实验发现最优化的处方为稳定剂采用DextranT-70,且不加助溶剂脱氧胆酸钠,其包封率及载药量均比较高,分别为56.10%、82%.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载药纳米粒性状符合药剂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