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7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1138篇
内科学   592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49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2636篇
预防医学   1238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307篇
  14篇
中国医学   293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769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90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张蔚蓉  王峰  赵艳敏  史敏 《新中医》2023,55(15):166-170
目的:观察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02 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夹脊盘龙针法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inetti 平衡与步态量 表(POMA)评分、Barthel 指数、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并评估 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 疗期间,对照组脱落 3 例,完成研究 48 例;观察组脱落 2 例,完成研究 49 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87.76%,高于对照组 66.67%(P<0.05)。2 组治疗后 POMA(步态测试、平衡测试)评分、Barthel 指数均较 治疗前升高 (P<0.0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 POMA 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 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 潜伏期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潜伏期降低(P<0.05),且观 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 经波幅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波幅升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夹脊盘龙针法联 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周围神经损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2.
我们收集 1 990~ 1 999年共 5 0 0例临床确诊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 ,VBI)的中老年病人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对该病病因进行探讨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5 0 0例受检者中男性 2 85例 ,女性 2 1 5例 ,平均年龄 5 6 .4岁。病程 8d至 2 0年 ,均以发作性眩晕起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头昏、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模糊、四肢麻木、共济失调等症状。其它检查发现该组病例具有颈椎病、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以…  相似文献   
83.
脑循环治疗仪用于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 1998~ 1999年采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早期椎动脉供血不足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 6 4例早期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6 2 .2岁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42~ 73岁 ,平均 6 1.4岁。所有病例均经TCD(经颅彩色超声多普勒 )检查示椎动脉供血不足。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CVFT - 0 10M型脑循环治疗仪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双侧耳背乳突部去脂 ,将治疗仪电极置于双侧乳突处 ,模式为 1,强度≥ 90 % ,频率为 181% ,…  相似文献   
84.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ltraviolet b1ood irradiation and oxygenation简称UBIO)是本世纪初用于临床的一种疗效确切的光量子物理疗法,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脑血管意外的治疗,自粟秀初[1]、马春玲[2]等报告后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但对于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尚未见相关的报道。自1998~1999年应用UBIO治疗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并与30例用传统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血塞通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患者 ,女 ,6 4岁。因脑供血不足于 2 0 0 2年 9月 2日入院。入院后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加血塞通注射液 5 0 0mgivdqd。输液第 8天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斑、瘙痒 ,即给氯苯那敏 8mg、维生素C0 .2 gpo ,tid。输血塞通第 9天 ,患者皮肤红斑明显增多 ,局部融合成片 ,奇痒 ,考虑为血塞通过敏 ,立即停用血塞通静滴 ,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加地塞米松 10mgivd ,qd ,当日患者瘙痒症状得以控制 ,第 10天皮肤红斑消退 ,继续抗过敏治疗 ,第 11天过敏症状消失 ,未再出现。血塞通致过敏反应1例@姚艳芳$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相似文献   
86.
温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温针灸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其有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8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38例用西比灵和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用TCD测定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1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能有效扩张血管,缓解椎基底动脉的痉挛,降低其血流速度,从而减轻乃至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7.
经颅多普勒 (TCD)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颅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其结果反映了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临床应用中 ,作者发现某些检查指标的出现与血管的病变性质及程度密切相关 ,对经TCD检测提示腔隙性梗死的病人进行CT检查对比后 ,两者有一定的符合率。现将 6 4例腔隙性梗死病人的TCD检查结果及变化特性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1 1 腔隙性梗死组  6 4例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 5 3例 ,女 11例 ;年龄 5 7~ 77岁 ,平均 6 7 9± 5 9岁。起病时神志清楚 ,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或出现轻度的肢体、面部运动感…  相似文献   
88.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常反复发作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我们自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3月 ,采用葛根素治疗本病 30例 ,并设 2 7例作对照观察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7例为门诊病人 ,治疗前均行 TCD检查 ,符合文献所例的诊断标准 [1 ] ,且排除颅内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耳源眩晕 ,将眩晕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 :头晕 ;中度 :头晕、颈部酸痛、上臂麻木 ,伴恶心 ;重度 :视物旋转伴呕吐。将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39~ 70岁 ,平均 5 6 .5…  相似文献   
8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好发的脑血管病。临床非专业医师易误诊、误治。一旦发展成了椎-基底动脉血栓,其患者病死率高达20%~30%。因而,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应用丁咯地尔治疗VBI5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琚玮 《四川中医》2004,22(9):29-30
以清署益气汤命名者,李东垣立方在先,但东垣之方在清代却遭诸多温病学家非议,王孟英认为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并另制清暑益气汤,此说一出,和者极多,致使东垣之清署益气汤竞渐被湮没无闻。其实东垣认为暑邪是标,元气为本,故针对暑伤元气,湿困脾胃的病机而制方,溶清暑、益气、养阴、健脾、活血、理气、燥湿、渗利于一炉。放之儿科临床,小儿素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元气虚弱,诸多慢性病症的病变过程中呈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临床以本方灵活加减可达标本同治、气血兼理、攻补兼施之功效,达异病同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