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723篇 |
免费 | 6270篇 |
国内免费 | 31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1篇 |
儿科学 | 1122篇 |
妇产科学 | 1012篇 |
基础医学 | 5311篇 |
口腔科学 | 1669篇 |
临床医学 | 21492篇 |
内科学 | 9928篇 |
皮肤病学 | 755篇 |
神经病学 | 1713篇 |
特种医学 | 435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9篇 |
外科学 | 9850篇 |
综合类 | 39879篇 |
预防医学 | 20638篇 |
眼科学 | 1023篇 |
药学 | 21664篇 |
334篇 | |
中国医学 | 13700篇 |
肿瘤学 | 20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614篇 |
2023年 | 3268篇 |
2022年 | 3926篇 |
2021年 | 5386篇 |
2020年 | 4341篇 |
2019年 | 3271篇 |
2018年 | 1547篇 |
2017年 | 2552篇 |
2016年 | 3228篇 |
2015年 | 4430篇 |
2014年 | 8010篇 |
2013年 | 7544篇 |
2012年 | 9801篇 |
2011年 | 10576篇 |
2010年 | 9609篇 |
2009年 | 9116篇 |
2008年 | 10825篇 |
2007年 | 9192篇 |
2006年 | 9090篇 |
2005年 | 9459篇 |
2004年 | 5613篇 |
2003年 | 5051篇 |
2002年 | 3863篇 |
2001年 | 3240篇 |
2000年 | 2409篇 |
1999年 | 1773篇 |
1998年 | 1439篇 |
1997年 | 1220篇 |
1996年 | 1030篇 |
1995年 | 1070篇 |
1994年 | 837篇 |
1993年 | 559篇 |
1992年 | 469篇 |
1991年 | 517篇 |
1990年 | 382篇 |
1989年 | 398篇 |
1988年 | 132篇 |
1987年 | 130篇 |
1986年 | 85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双期和单期矫治Ⅱ类错(牙合)儿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于Ⅱ类错(牙合)儿童,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对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我们搜索了MEDLINE和Cochrane中心注册资料库所收录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不设发表语言限制,并且检索了所有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评价方法本文最终收录了两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51个患者.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价,用头影测量、PAR指数、拔牙率和外科手术率指标衡量结果.由于资料不充分,没有做Meta分析,对结果进行描述总结.结果对于Ⅱ类错(牙合)的青春期儿童,两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都没有显示双期矫治优于单期矫治的疗效.结论尚缺乏比较儿童Ⅱ类错(牙合)双期和单期治疗并全面报告其相关临床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有的证据表明双期矫治相比较于单期矫治疗效没有差异.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观察4种自酸蚀黏接系统对充填体在牙釉质和牙骨质处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方法 36颗离体牙于颊、舌侧牙颈部预备Ⅴ类洞型,分别用4种自酸蚀黏接材料(Prime & Bond NT,SE-Bond,Adper^TM Prompt^TM,FL-Bond)处理后,充填4种牙体充填材料(Dyract AP、Cleanrfil AP-X、3MZ100、Beautifil),采用染料渗透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温度循环前后充填体在牙釉质和牙骨质处的密合性。结果 4种充填体在经温度循环后,牙釉质处的密合性都明显降低(P〈0.01);在牙骨质处,Dyract AP和Clearfil AP-X的密合性无明显变化(P〉0.05),3MZ100密合性明显提高(P〈0.01),而Beautifil的密合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4种自酸蚀黏接材料在牙釉质处的黏接强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密合性。 相似文献
44.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颌骨功能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良好的功能恢复,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感觉功能丧失,并伴有咀嚼和吞咽功能的障碍,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即使是目前最好的骨和软组织移植技术也无法满足普通义齿修复的要求。骨内种植体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无法作活动义齿修复或修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玻璃渗透铝瓷基底厚度变化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颜色影响规律,为临床选色、配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制作不同厚度的铝瓷基底,并在此基础上烧结In-Ceram全瓷试件,采用标准D65光源,使用Data Color SF300型分光光度仪,观测玻璃渗透铝瓷基底厚度变化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的明度、色相、彩度的影响.结果:当不透明牙本质瓷和牙本质瓷厚度固定时,玻璃渗透铝瓷基底厚度的改变能引起颜色的变化.当铝瓷基底厚度在0.5~0.7 mm时,符合临床比色要求,能够较好的提高修复体的颜色复现率.结论:通过对铝瓷基底厚度的调节,可以使In-Ceram全瓷修复体获得较理想的色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6.
陈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4)
牙周病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单核细胞是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免疫过程中的关键细胞之一。鉴于单核细胞的重要作用,本实验拟研究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体内,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而治疗疾病,包括纠正机体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阻止病变的进展,杀灭病变细胞。或抑制病原体遗传物质的复制等。目前基因治疗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是实现转基因的可调控(可诱导)性。可调控基因系统是指在基因表达体系中设计加入特定的诱导剂反应元件,可在外源信号或者药物的诱导下激活, 相似文献
48.
急性牙周脓肿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应先切开引流,辅以全身用药,待炎症控制后再行系统治疗,此方法较安全,但疗程长且复发率高.本研究采用手术结合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该患者为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显示面中1/3发育不足,垂直向偏向高角病例,面型轻度不对称。通过对颈椎影像进行分析显示,患者发育期为过渡阶段,即C3下缘开始出现凹陷,标志患者正处于青春生长迸发期。矫治的难点在于如何充分利用青春生长迸发期,刺激上颌骨向前发育,尽量协调上下颌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客观评价咽成形术失败后语音障碍患者可以弥补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例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患者,再次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进行详细观察和随访,并在术后4周开始吹气训练、行为疗法、语音治疗;对每例患者术前、语音治疗前后行汉语语音清晰度、吹气和冷镜检查,同时用CSL比较其音声特征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术后供区和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聘咽闭合功能(VPC)明显改善,经语音治疗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能补救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的部分病例,除应该严格掌握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外,术者熟练的操作技能也非常重要,同时术后语音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