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梁某某,男,6d。1985年8月5日入院。代述:患儿频繁抽搐,伴张口困难1d,当天上午不吸乳,初则哭声嘶哑,继则无声,伴频繁抽搐。发作时颜面及口唇青紫,面呈苦笑,牙关紧闭,并有呼吸暂停。追问其病史,曾使用不洁剪刀断脐。体温正常。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经...  相似文献   
63.
应用消攻补三法论治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膨胀范畴,因其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变,治法甚多,归纳之不外消、攻、补三法:消法着重于肝、包括行气、活血、利水、消胀等法;攻法着重于肠胃,包括逐水、攻下、破瘀、消坚等法;补法着重于脾肾,包括益气、健脾、被益气血、温补脾肾、滋补肝肾等法。但三法通常不宜单独长期使用,往往是先后参杂或同时兼用,实证宜攻,但攻中应以补法佐之;虚证宜补,但补中当兼泻或兼消。  相似文献   
64.
观察锦红片对急性胆道感染时细胞因子的调节和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理。建立SD 大鼠急性胆管炎模型,分为模型组、锦红片治疗组、抗生素治疗组、单纯结扎组与假手术组,观察血生化、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病理、 细菌移位等指标。结果:锦红片能有效地抑制肠道细菌的移位,对抗内毒素血症,并有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减轻急性胆道感染对肝肾损伤的作用,能保持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急性炎症反应的相对稳定,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提示锦红片在治疗急性胆 道感染中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和保护肠黏膜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就温病常用治法中"给邪以出路"的治法作了初步论述,探讨了其适用病证、运用机制,认为通过多种手段,达到逐邪外出的目的,在温病临床应用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冷伟  杨霓芝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48-1249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的研读,结合历代文献的论述及自身的临床体会,从攻下积滞、调和胃肠,泻下逐热、釜底抽薪,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伤寒论》下法在急重症中应用规律及特点和在当代临床实践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7.
68.
“通下法”源于汉代张仲景,是古今医家用以“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逐瘀破结”,使邪从下而去的一种方法。金元张子和有“ 陈 而肠胃结, 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存真补焉”的见解。目前临床应用通下法颇为广泛,恰似釜底抽薪,急救危候。笔者使用通下法救治脑病危证颇有验证,现将施治体会略举1 通腑化痰救治肺性脑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部感染常导致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上出现意识昏朦,嗜睡或谵妄,昏迷等脑病损害。笔者观察,此病每有大便秘结不解,此病机乃痰热上壅于肺,下结于大肠,以致肺失肃降,痰热不解,蒙蔽心神,故见喘促…  相似文献   
69.
段景文 《陕西中医》2001,22(2):103-104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业医 30余载 ,建树颇丰。擅用下法救治急危重症。笔者跟师学习 ,受益良多。兹录其临症验案 4则 ,以飨同道。   1 通腑宣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张某 ,男 ,64岁。 1 997年 9月 2 0日入院 ,患者有冠心病史 6年余 ,近日频发心绞痛。此次因心绞痛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而入院。症见 :胸骨后压榨性痛疼 ,向左上肢内侧放射 ,伴冷汗、心悸、气促、烦躁 ,大便 3d未解。查 :T38.5℃ ,P1 0 5次 /min,R2 4次/min,BP1 8/1 2 k Pa。精神紧张 ,痛苦病容 ,心音低 ,心律不齐 ,心界不大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胀 ,舌质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70.
通下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意外发病急聚 ,变化多端 ,病势凶险 ,急性期临床上除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外 ,常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满 ,大便秘结等腑气不通的表现 ,尤其是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笔者认为 ,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应用通下法 ,能够迅速扭转病势 ,对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尽快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1 大便秘结是脑出血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患者素体阳亢 ,肝肾阴亏 ,津液不足 ,肠道失润 ,形成津亏便秘 ;火热炽盛 ,灼津伤液而致热结便秘 ;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肠胃传化失司 ,腑气不通而形成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