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73篇
  免费   2192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耳鼻咽喉   328篇
儿科学   437篇
妇产科学   1341篇
基础医学   1132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5836篇
内科学   6709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3480篇
特种医学   26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4541篇
综合类   36658篇
预防医学   7950篇
眼科学   936篇
药学   17034篇
  209篇
中国医学   7897篇
肿瘤学   581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1310篇
  2022年   1388篇
  2021年   1771篇
  2020年   1714篇
  2019年   1921篇
  2018年   877篇
  2017年   1878篇
  2016年   2141篇
  2015年   2553篇
  2014年   5177篇
  2013年   5329篇
  2012年   6362篇
  2011年   6746篇
  2010年   6814篇
  2009年   6306篇
  2008年   6662篇
  2007年   5956篇
  2006年   5554篇
  2005年   5786篇
  2004年   4668篇
  2003年   4567篇
  2002年   3751篇
  2001年   3508篇
  2000年   2607篇
  1999年   2210篇
  1998年   2076篇
  1997年   1873篇
  1996年   1569篇
  1995年   1274篇
  1994年   973篇
  1993年   616篇
  1992年   462篇
  1991年   418篇
  1990年   369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严密临床观察及护理,以便及时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结果:(1)有8例具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与能损害)及五期经过。(2)有22例临床表现五期经过不典型,中毒症状及脏器损害存在。(3)护理计划及健康指导要有针对性、及时、可行,并根据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让病人了解病情及该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结论: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2.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国培 《吉林医学》2003,24(6):484-485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死率甚高。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胃癌等。除原发病治疗外,当前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的趋势是:以内镜治疗为基础,联合内科药物治疗[1~4],上述治疗失败时可作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本文主要介绍内科药物治疗: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必须立即给予静脉输液、输血及滴注止血药物,目的是补充有效血容量,治疗或预防失血性休克,建立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随时给予或调整止血药物。并创造条件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同时可经内镜作止血治疗。1静脉滴注降低…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观察内镜注射治疗联用西咪替丁及单用西咪替丁静脉注射,对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48例内镜下有活动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I组内镜注射止血药联用西咪替丁40mg,Q12h静脉注射,疗程5d;第Ⅱ组单用西咪替丁400mg;Q12h静脉注射,疗程5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第I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手术率和住院时间较第Ⅱ组显著缩短(或下降),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镜注射治疗联用西咪替丁400mg,Q12h静脉注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224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胎膜早破40.18%,早产29.02%,妊高征23.68%,胎儿窘迫29.46%,新生儿窒息21.41%,产后出血10.2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应重视此类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955.
杨宝宏  杨进富 《四川医学》2003,24(8):828-828
患者 ,男 ,6 2岁。于入院前 1天劳动时突感剧烈头痛 ,伴喷射性呕吐急诊入院。既往无特殊。查体 :T37 2℃ ,P 74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8/10kPa。神志清 ,急性痛苦病容。双瞳孔 0 3cm ,光反射正常。颈阻(+) ,心肺 (- ) ,腹部未见异常 ,克氏征 (+) ,巴氏征(- )。血常规 :WBC 10 8× 10 9/L ,Hb 110g/L ,N 0 8,L0 2。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降颅压 ,止血 ,抗感染等治疗 1d后 ,头痛 ,呕吐有所减轻。为明确诊断 ,动员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穿脑脊液检查示 :无色 ,微浑 ,蛋白 (+) ,未形成凝块。细胞数 :W…  相似文献   
956.
957.
合理选择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在我国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外科手术直接夹闭或切除某些动脉瘤已取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科夹闭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独立生活的机会。当然,两种方法也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因此,还需要大宗病例以及长期随访进行比较和验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造成的继发脑损害也是影响病人预后和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研究表明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能够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害,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5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时多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但有些病例不典型,早期只以头昏,眩晕,咽痛,发热等为主要表现,易造成误诊[1].现对我院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因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导致误诊的14例(23%)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59.
王明珍 《山东医药》2003,43(26):29-29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应用宫缩剂催产素、麦角新碱。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0.
套管法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因吞入的异物种类不同,尤其是尖锐异物,在内镜治疗中易引起异物的嵌顿,导致操作困难及食管、咽喉壁的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套管法对我院3年中胃镜诊断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