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上巨虚与大肠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末段结肠扩张作为伤害性结肠传入刺激,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蓝斑核(LC)神经元活动。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大肠经合穴合谷,观察LC神经元放电反应的一般特性、结肠扩张刺激诱发LC神经元放电反应及针刺上巨虚、曲池对结肠扩张刺激诱发LC神经元放电反应的影响。结果结肠扩张可以诱发LC神经元放电增加,增加率为127.33%±45.48%,针刺上巨虚和合谷均能抑制这种伤害性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8.24%±7.69%和21.29%±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上巨虚和结肠伤害性传入信号在LC神经元发生会聚和相互作用,针刺上巨虚能显著抑制结肠扩张激活的LC神经元放电,可能是上巨虚和大肠相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艾灸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溶液灌胃的方法 制备IBS-D模型.艾灸组采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穴、尺泽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不同器官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含量及结肠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及肺经合穴尺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及尺泽组,每组7只。采用乙酸灌肠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于造模后第3天起,上巨虚组电针双侧上巨虚穴,尺泽组电针双侧尺泽穴,每次15分,每天一次,频率2/100 Hz,连续治疗7天;其余两组只抓取、束缚,不做治疗,每次15分,每天一次,7天后取材。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结肠TNF-α的含量;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1) TNF-α的含量:结肠组织中,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上巨虚组、尺泽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两治疗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肺脏中,尺泽组TNF-α含量显著低于上巨虚组(P〈0.05),其他组间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2)结肠与肺的比值,上巨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尺泽组(P值均〈0.05),其他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结肠光镜观察可见溃疡形成和炎症,上巨虚组和尺泽组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其中上巨虚组减轻更为明显。结论(1)上巨虚和尺泽分别作为肺经的合穴和大肠的下合穴,均可降低TNF-α在结肠中的含量,有效阻抑UC所致的结肠炎症反应及改善结肠粘膜的病理改变,为“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府”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2)上巨虚与尺泽作用的特异性靶器官可能不同,上巨虚对肠源性腹泻更有效,而尺泽对于肠炎引起的肺部损伤较上巨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曲池、上巨虚电针治疗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选用双侧曲池、上巨虚,得气后平补平泻;药物组中便秘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腹泻患者口服洛哌丁胺。结果: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在1周自主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方面差异明显(P<0.05),且针刺组均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便秘和腹泻都有治疗作用,且都优于药物治疗。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术后胃潴留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91例腹部手术后排除了机械性梗阻的胃潴留、肠麻痹患者,在给予胃肠减压引流过程中,取足三里、手三里、上巨虚为主穴,予电针治疗。结果 经1~2个疗程,治愈7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结论 提示电针是加强胃肠蠕动,改善胃潴留、肠麻痹症状,缩短胃肠引流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穴位红外光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E201型高灵敏度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3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经原穴合谷与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的红外光谱。结果:在59个检查波长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侧合谷穴共有28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3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上巨虚穴共有16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7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患者左右合谷有18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人左右合谷7个波长上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左右上巨虚共有4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O.01),而正常人左右上巨虚有1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巨虚与合谷穴均能在红外辐射光谱上反映出肠道病变,而合谷穴似乎更明显一些。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NF-α、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针药结合犤电针足三里和上巨虚+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犦、电针足三里和上巨虚及西药SASP灌胃治疗对UC大鼠脾脏和结肠粘膜TNF-α、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脾脏和结肠粘膜TNF-α、ICAM-1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针药结合组、电针组、西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针药结合组最为显著。结论:针药结合可能通过调整UC大鼠TNF-α、ICAM-1的基因表达,纠正其异常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了用温和灸法灸中脘、梁丘穴治胃痉挛,灸神阙、上巨虚治肠痉挛,具有简、便、效、验等优点,30分钟内疼痛消失率高于西药时照组,24小时内疼痛复发率低于西药对照组。作者认为温和灸法是治疗胃肠痉挛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及上巨虚对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25例)和电针组(电针足三里及上巨虚联合常规治疗,25例)。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并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7 d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和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电针组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60.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肩痹"范畴。针灸治疗肩周炎常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循经远道取穴。常规取肩髃、肩髎、臑俞、肩前、肩贞、阿是穴、条口、阳陵泉针刺疗程较长,疗效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