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9篇
  免费   1729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559篇
儿科学   283篇
妇产科学   442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553篇
临床医学   3899篇
内科学   1772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4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575篇
综合类   8125篇
预防医学   125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2614篇
  48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4437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729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700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2014篇
  2006年   1869篇
  2005年   1895篇
  2004年   1162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671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D3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入选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19例随机分别进行开腹(OS组59例)和腹腔镜(LS组60例)手术,两组病例均采用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D3直肠癌根治术.在术前和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采用IIEF问卷对男性性功能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病例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3次随访结果显示,LS组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分别为23.3%、18.3%和11.6%,OS组分别为32.2%、27.1%和1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D3淋巴清扫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正>据国内、外文献[1-3]报道,甲状腺癌已不是少见病,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美国200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达8.7/10万,较30年前高2.49倍,2005年有25690例新病例;我国上海市2004年甲状腺癌男性的发病率为3.71/10万,女性为10.49/10万,较  相似文献   
73.
陈文山  罗武陵  刘丹  黄大春 《重庆医药》2009,38(13):1702-1703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在无淋巴结转移的DukesB期患者中,有30%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DukesC期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0%左右。大肠癌术后复发多在吻合口、盆腔内、会阴部等部位,多因为手术未完全清除肉眼没有见到的微小转移灶所致。  相似文献   
74.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引起胆管梗阻,形成的以高直接胆红素为主的黄疸。临床上以肝外胆道和胰腺肿瘤多见,约占外科性梗阻性黄疸的75.3%,包括各种原发性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亦可由肝癌、胆囊癌、胃癌、结肠癌、胰体尾部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并发糖尿病较为多见,往往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和术后高血糖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重点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1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恶性梗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 DWI in comparing inflammatory with metastastic lymph node in animal models of lymph disease.Methods Eighteen rabbits with benign lymphadenopathy and 9 rabbits with malignant lymphadenopathy underwent routine MRI and DWI examination.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zes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irty-four inflammatory lymph nodes and 18 metastastic lymph nodes were observed .The size of lymph nodes was (8.14±2.79) and (6.29±1.48) mm i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group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zes of the two groups (t=2.624, P 0.05).Mean ADC value of lymph nodes was (1.19±0.31)×10-3mm2/s and (1.31±0.27)×10-3mm2/s i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group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C valu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ymph nodes (t=1.449,P 0.05).Conclusion DWI sequence can be used to show lymphadenopathy, but the ADC value is insufficient to differentiate benign lymph nodes from malignant lymphadenopathy.  相似文献   
76.
患者男,42岁,因腹痛、恶心、呕吐10d在当地医院诊治。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上腹部CT示:后腹膜及后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中心液化,考虑恶性可能,不排除淋巴结结核。于2006年7月18日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6℃,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未及包块,中上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子宫颈局部广泛切除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对6例Ⅰ期子宫颈癌患者子宫颈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为腹式手术,2例为腹腔镜阴式联合手术。6例均先完成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冰冻病理检查阴性后完成子宫颈广泛切除术。总结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随访结果以及妊娠情况。结果 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180 min,术中出血13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无复发病例。子宫颈完全上皮化在术后10~12周,子宫颈的阴道部消失,穹隆部相对较浅,子宫颈形态为圆形。6例中1例妊娠46天行药物流产。结论 子宫颈局部广泛切除术安全、可行。腹腔镜阴式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缘粘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肿块,或局部粘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粘膜扩散,同时向深部组织浸润.下唇癌常向颌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虽无淋巴结转移的唇癌,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院于2005年3月成功为1例下唇癌晚期病人实施病灶扩大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好.本人是此病人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原发性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以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56岁,病程5.8个月;首发症状以血便为最常见,其次为肛门肿物突出。94.7%的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在距离肛缘5.0cm范围内;肿瘤最大径(3.3±2.1)cm;其中54.5%可活动;有19.1%的肿瘤表面光滑;6.6%的肿瘤质地软;14.0%同期发现转移,肝转移最常见,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次;的病例出现误诊,超过者被误诊为良性疾病;手术治疗中以Miles术为主,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其次。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极易误诊。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0.
环氧化酶-2表达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评价上述两指标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2/63)和52.4%(33/63),35例标本(55.6%)中可检测到LYVE-1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有无浆膜浸润等无明显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胃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