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6篇
  免费   1729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559篇
儿科学   283篇
妇产科学   441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553篇
临床医学   3899篇
内科学   1772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4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574篇
综合类   8124篇
预防医学   1253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2615篇
  48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4437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753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729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700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2015篇
  2006年   1869篇
  2005年   1895篇
  2004年   1162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671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放射安全性.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s,TLD)检测在SLNB过程中患者乳房注射部位、胸腺、盆腔性腺及医务人员优势手食指、胸腺、盆腔性腺、眼晶体接受的放射线剂量.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连续检测行乳腺单纯切除/保留乳房+SLNB的乳腺癌患者40例.结果 患者乳房注射部位的吸收剂量最大(5.946±5.023)mSv,显著高于胸腺及盆腔的吸收剂量(均P=0.000).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器械护士各部位核素吸收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远低于我国卫生部确定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依据该标准,术者每年完成约1000台SLNB手术在放射安全性方面是安全的.结论 核素法SLNB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52.
1977年Cabanas在阴茎癌阴茎背侧进行淋巴造影时描述了1种识别引流淋巴结的技术,证明引流原发肿瘤的第1个淋巴结是最有可能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ymphode,SLN)。理论上,前哨淋巴结最早发生肿瘤转移,检测和评估前哨淋巴结对恶性肿瘤的外科处理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对于没有转移证据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避免淋巴结完全被切除的并发症。对于识别出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可能受益于治疗性的淋巴结清扫。在恶性黑素瘤、乳腺癌、妇科肿瘤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已获得成功,使此理论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3.
周正国  苏东金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1999-1999
患者男,50岁。咳嗽、咯血5d伴胸闷半天,于2004年3月3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患病后无发热、寒战、曾在当地卫生院经抗感染止血治疗稍好转。半天前突然发生大量咯血,量约300m L,伴胸闷转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胃病史。体检:胸廓对称,双肺呼吸?..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78例阴茎癌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61例病人行阴茎部分切除,其中18例加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阴茎全切加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11例,阴茎全切加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6例。结果随访36例中阴茎部分切除术26例,阴茎全切10例,生存5年以上者28例,5年生存率77.8%。  相似文献   
55.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手术切除是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头颈黑色素瘤,其准确性得到证实,即如果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肿瘤细胞,则该区域中其他淋巴,结也不会受累,只有前哨淋巴结阳性者才进行随后的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使用及存在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王海燕  高鹏  谢毅  丁强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34-1035
近10年来,随着对淋巴结外原发性淋巴瘤(PL)的逐渐认识,膀胱淋巴瘤的报告增多,为探讨膀胱PL的临床特点,我们结合收治的5例膀胱PL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及处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报道,2000年上海市女性的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达到了52.98/10万,跃居女性各种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乳腺癌治疗学的研究是癌症治疗的典范。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在乳腺癌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组织学特征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笔者应用专利蓝或锝99m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成功显示20例乳腺癌患者的SLN。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应用常规病理(HE)、免疫组化(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示,20例患者共找到腋窝淋巴结254个,其中SLN48个,NSLN206个。常规病理证实3例患者7个前哨淋巴结有癌转移,NSLN206个均无癌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到7例患者11个SLN CK-19表达阳性,2个NSLN表达阳性。RT-PCR检测CK-19mRNA14例患者30个SLN和22个NSLN表达阳性。提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态。  相似文献   
59.
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内乳淋巴结复发的原因,强调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以内乳淋巴结转移为首先复发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以及治疗经过。结果40例患者内乳淋巴结复发与患者年龄、经期状况、手术方式无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直径、部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位于乳腺内侧区、中央区的大块肿瘤(>3cm),腋窝淋巴结阳性数多(>3),且临床病理分期晚(IIb IIIab)的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须加强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0.
甲状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UC1检测在甲状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方法:对48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于术前24h用1%美兰1.0~2.0mL注射于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术中显示蓝染淋巴结,采用RT-PCR法测定临床蓝染淋巴结中的MUC1。 结果:蓝染淋巴结显示率甲状腺癌为93%,良性病例为0。研究组80个蓝染淋巴结中发现有MUC1mRNA表达的为95%,与病理诊断率(86%)相比有提高(P<0.05);良性病变(阴性对照组)淋巴结均不存在MUC1mRNA的表达;阳性对照组的癌转移性淋巴结均存在MUC1mRNA的表达。结论:MUC1较病理检查敏感,PCR产物点杂交进一步证实MUC1作为PCR标志物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