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3篇
  免费   1729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559篇
儿科学   283篇
妇产科学   442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553篇
临床医学   3899篇
内科学   1772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4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574篇
综合类   8121篇
预防医学   125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2612篇
  48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4437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729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700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2007篇
  2006年   1869篇
  2005年   1895篇
  2004年   1162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671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临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A15—3是乳腺癌细胞中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是筛选乳腺癌和术后监测的有效指标之一。血清CA15—3检测不仅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和术后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广泛应用到其他肿瘤的检测特别是卵巢、子宫内膜、宫颈肿瘤和一些正常组织像唾腺和汗腺都分泌大量的这种抗原。本文主要探讨其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且散发于门诊,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炎、淋巴结核等鉴别,因为淋巴瘤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及时正确的治疗,尚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本文9例老年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颌下、面、颈部淋巴瘤,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3.
抑制肿瘤过度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是人类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INGl(Inhibitor of grouth-1)是Garkavtsev等[1]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ING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33~34[2,3],由3个外显子(1a,1b和2)和2个内含子组成,有4种mRNA变异体:P47ING1、P32ING1、P24ING1、P33ING1,其中以P33ING1最为重要,其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偶见细胞浆,ING1基因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其异常表现有基因突变、重排、缺失和表达水平降低等多种形式[4,5].现就P33ING1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4.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25.
急性结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防瘘防感染能对策;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1053抑制剂PFF-α对热化疗损伤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右半结肠癌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右半结肠癌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68岁,因反复黑便5个月伴全身乏力1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28.
反复误诊为肺结核的支气管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坚  邓春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6):912-912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寒颤、发热5年余,再发5 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症.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00年来曾多次诊断“肺结核”,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胸部CT(2005年6月9日):右上叶前段、后段可见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29.
淋巴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1安京媛1马述仕2严庆汉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1995年8月因受凉后间断发热伴右下肢疼痛,曾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右下肢X线检查无异常。1995年10月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到我院就诊以贫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患儿消瘦,...  相似文献   
30.
胃癌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复习了胃癌CT诊断的有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了胃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探讨了不同类型胃癌的CT表现以及胃癌浸及浆膜和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等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